考研图书馆(考研图书馆学)




考研图书馆,考研图书馆学

为了明天
邱臻 石纪 天华
 编者按:周雁翔教授是图书馆研究馆员,曾深造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在担任山东淄博市图书馆长期间当选为:国际图联62届与63届代表和中国地市县公共图书馆馆长联谊会主席,兼任全国图书馆学术论文评委会主任、连续主持了十余届全国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和十余届全国图书馆学术会议和评奖活动,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全国图书馆界的好评和赞扬。
周雁翔教授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创造了图书馆有目共睹的辉煌业绩,他在创新传承开拓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同时,百忙中著书立说丰厚,先后在全国报刊和研讨会上发表和出版论文百余篇、主编了各类文集百余部,个人专著二十余部,并创刊了《图书馆》天地报影响广泛,对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并与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此,将周雁翔先生出版的关于图书馆的书籍及其序言和相关文章分别系列的奉献给大家分享共勉,我们坚信你会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个图书馆家的火热情
与奋发向上的精神。愿大家从中得到收获和启迪。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周雁翔与图书馆情缘之九——为了明天!

周雁翔作品集光碟封面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
——为《创新为魂》综合论文集作序

周雁翔
创新是充满活力的形象,创新是文明进步的旗帜,创新是生命力延续的火炬,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综观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创新史。
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和文化、教育的无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智慧不断创新的结晶。这些珍贵的宝藏无不告诉我们这样的哲理:创新,沉淀着文化,包涵着信息,象征着财富,是一道挡不住的诱惑;创新,证明着质量,标志着品位,闪耀着智慧,是一道写不完的史诗;创新,引领着时尚,装点着生活,彪炳着文明,是一道遮不住的风景。创新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美丽的博大世界,创新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感受。人类因创新而进步,社会因创新而发展,生活因创新而精彩!
面对宫明莹、武晓颜、仇丽、戴明等主编的这部全国综合性论文集,面对这来自大江南北近百位学者的文稿论谈,如书海听涛踏浪,如史河钩沉回流,如文苑品蕾迎春,字里行间无不激荡着创新的旋律,散发着新蕾绽放的清香。《创新为魂》的编者与文者大都是文化、教育基层的工作者,读着这些来自实践的真知灼见如同沐浴城市社区与乡镇村庄的世纪风,他们的争鸣与呐喊,她们的执着与追求,他们创新的精神与奉献,都融人了构筑和谐社会的主旋,令人以欣喜,给人以振奋。
创新荡涤着腐朽,创新打破着陈旧,创新是日新月异的代言人,创新是一切成功者的摇篮,创新是人类前进的阶梯。朋友,不要为您昨天的创新沾沾自喜,更不要为今天的困难和挫折而沮丧,洋溢您的智慧,放飞您的梦想吧!因为创新没有冬眠、秋凉,创新永远都是春的萌发,夏的火热,创新永远都是明天金灿灿的朝阳。
是为序
2007年夏于京西杨庄

周雁翔访问朝鲜国家图书馆并赠书,受到了朝鲜官方和朝鲜国家图书馆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周雁翔为了图书馆的发展,不遗余力,他在发展本馆图书馆的同时还影响着全国无数个兄弟姊妹馆的共同发展。

周雁翔在演讲
中国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周雁翔
摘要:
本文就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实事求是的进行了评估、分析,并找出了问题存在的症结所在,找出了问题存在因果关系:同时提出了这些弊端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中国图书馆面临的现状症结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挑战 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全民图书馆意识的形成,都与图书馆的“兴与衰、利与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直接关系 因此,图书馆必须在改革中兴利除弊,而图书馆立法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面临的现状症结与社会需求的挑战 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全民图书馆意识的形成 改革兴利除弊图书馆立法是根本
新中国成立后,应该说中国的图书馆事业有了惊人的超越和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和许多发达国家比,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及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民族图书馆的意识和整体文化素质还偏低,都造成了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和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的影响;特别是现代化和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我国的图书馆人如何迎接新的挑战、摆脱困境。因此,更新观念、认清形势,用改革发展的目光透视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并找出症结所在,是探索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目前中国图书馆的现状
说来是老生常谈,优势非常沉重话题。图书馆界的同行们和有关专家学者们常用喜忧参半,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来形容当前的中国图书馆的现状,这些不无道理。所谓喜主要是在我国的图书馆数量大增,在全国各省市区县大都建立了公共图书馆,乡镇、厂矿、各类院校和众多的情报科研、信息中心也应运而生。再是图书馆从业人员专业化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学术讨论进一步繁荣;同时,电子计算机又开始在图书馆应用,现代化管理已经起步,改革开放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的社会意识不断加强,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和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第62届IFLA大会在北京召开更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说明了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得到了全世界图书馆界及国际图联组织的认可和肯定;这些都是令我们欣喜的一面。所谓忧是我国图书馆事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许多发达国家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的图书馆事业还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总的来说,南部好于北部,东部好于西部;如广州珠江三角洲和沿海一些大中小城市发展较好,而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区较差,而且大都有着经费短缺、文献入藏量减、人员流失、素质较差、社会对图书馆还没有形成共识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又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在这一形势下中国的图书馆又出现了几种新的格局。如传统图书馆模式依然大多数存在并按着老路子赶着老牛维持着原貌,守着旧摊子。一种是利用馆舍开展了疑文补文,进行有偿服务,房屋出租,开展经营增收,出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推进,水涨船高的模式,而这种模式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前者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使本馆出现了繁荣,后者商海被淹,债台高筑,陷入了困境。较好的模式是:信息时代信息先行;充分发挥挖掘开发图书馆的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化、自动化技术转向信息处理服务的模式,开阔了图书馆情报工作的灿烂前景。除上述外,还有因地区经济条件和外部环境所制的,亦存在着其他模式,但没有形成主流。上述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大致基本情况。
二、目前中国图书馆状况症结所在
站在第62届IFLA大会的高度环视世界图书馆事业,可说是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昨天的成果往往事过不久,就在新的成果面前显得过时了。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在世界图书馆事业行列中,笔者以为居中,但在整体上和发达国家比,应该说还处于初始水平。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已经实现信息存储和管理服务等现代化,并走向联网的时候,而我们的图书馆正在传统的旧观念中挣扎、维持,许多图书馆更为经费不足而一筹莫展,抱怨声、叫苦声,几乎在大多数图书馆里都能听到,一些中小性饿图书馆甚至有馆无舍,有舍无书,名存实亡,工作人员连工资都没有保障。尽管许多部门、有关专家和图书馆界同仁奔走呼号,通过新闻媒介和一年一度的图书馆服务周走上街头,宣传图书馆,呼吁整个社会认识、理解、关心、支持、利用图书馆,这本身就是民族的悲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到了非要走向街头呼喊着让人们进入图书馆的局面,说明了我们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差距之大,当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刚刚兴起的图书馆事业来说,这种宣传还是必要的,也是没有办法,这是我们中国图书馆的现状所迫和字无奈的困境中走出的一条宣传自身,呼吁社会正确认识对待图书馆的有效的办法。但这绝不是根本的扭转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现状的办法。要想找到中国图书馆的出路,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从中国图书馆的现状中透视它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治病救馆;才能赶超发达国家图书馆前进的朝头。那么,透视中国图书馆之现状,症结究竟在何处呢?笔者以为主要的症结集中如下几点:
(一) 民族整体文化素质较差,社会图书馆意识根本没有形成。
图书馆是什么?图书馆馆员是什么?何谓图书馆?这一极其简单的概念提出,有人可能认为是笑话,但现实生活中摆在面前的问题却令人惊讶。某电视台将录象机支在某市图书馆的大门前,身后是写着斗大的字的“某某市图书馆”和某某市图书馆学会”的两个大牌子,记者拿着话筒在门前人流里随便的客气的拦住行人问他们:请问您知道图书馆吗?图书馆在什么地方?你常去图书馆吗等问题,在问询的六个人中有三名是政府机关和银行的职员,有一名是一般干部,一名是普通市民,其中有三人根本不知道图书馆,有二人说知道并说去过,可当记者问他在什么地方时,二人都指向了另一条街上的新华书店,只有那名市民指着面前的大牌子说:“不就在这里吗”当记者问她进去过没有,她也笑着摇头说没去过。这段采访难道还不令人震惊吗?它所说明的问题不是一清二楚吗?在中国十几亿人口中究竟有多少人认识、理解图书馆。而在少数认识、理解图书馆的人中,又有多少人能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呢?不知道、不认识,怎么能谈的上关心、支持、利用图书馆,又怎么能谈图书馆意识和形成社会图书馆的意识。即使许多知道图书馆的人,也大半是认为可有可无,看看小说,借借还还的寻常之事,停留在一种原始的模糊认识中;图书馆只是一个有书的地方,这种认识可悲之处是连我们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有不少的人停留在这样的认识水平上,这又怎么树立自身的形象,开发图书馆的功能呢?这些难道还不够吗?而造成这些现状的根源主要就是我们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差的重要表现,而解决这一主要症结的灵丹妙药,除了从小学、中学开始加强图书馆意识教育外,就是发展图书馆事业。
(二)、观念陈旧,无奈的维持徘徊于传统的图书馆模式中望书兴叹。
陈旧的观念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旧的传统意识的影响;另一个是文化素质不够所致,不具备接受新时代、新文化、新观念、新事物的能力,自身难以摆脱已习惯了的旧传统、旧习俗;再一个就是无事业心、无责任感、无工作热情、不思进取的懒汉思想作怪;这种旧观念对图书馆本身的任务、功能认识不清,对图书馆缺乏正确的全面的了解,只习惯于在传统的图书馆借借还还的混日子。观念陈旧存在于社会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更具体的说直接影响图书馆发展的旧观念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领导观念陈旧,这就不可能对图书馆的工作重视,认为可有可无,主要是抓“政治”“经济”,特别是那些“一心当官,急于上进”的领导,必然急功近利,图书馆是千秋万代的事,并非急功近利者所为,那些一新想染自己“红领子”的领导不会关心,不会对图书馆投入,更谈不上加大投入,这部分人为数不少,他们的“政绩”以后患无穷为代价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对图书馆认识不足,主要还是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不高造成。好多人除了看小说去图书馆借几本书外,认为图书馆并没有什么作用,所以根本不了解图书馆,更谈不上关心、支持、利用图书馆。再一个就是图书馆人存在的观念陈旧,对于时代的变革,对图书馆新的要求和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不闻不问,上级给多少钱办多少事,有钱按老套子花,无钱等、靠、混,得过且过。既是有识之士,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和经费紧张的局面,也只有无奈的徘徊于传统的图书馆旧圈子里望书兴叹。这样的图书馆,这样的图书馆员,在我国图书馆界并非少数。陈旧的观念是我国图书馆现状中最大的症结之一,若不更新观念,必然制约和影响图书馆的进步和发展。
(三)、我国图书馆的体制之弊
在这里且不说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弊端,单说我国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就严重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一直存在管理体制不合理的问题。文化部图书馆司是管理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最高机构,国内没有几个文化厅设图书馆处的,大都在文化处综合管理之内。图书馆只是文化处许多杂乱工作中的一项,单这一点上下脱节就没有形成全国共管图书馆的体制,何况还有诸多的教育系统、军事系统、科研系统、厂矿工会系统众多的图书馆条条块块、芸芸众生,象天女散花一样分布在不同的“王国”里。图书馆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的大脑,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智慧太阳。说来没有哪一级领导不重视,谁都说重要;但没有一个完整的专业的行业管理,怎么能行,怎么能统一,怎么能联网。全国的铁路有铁道部管,全国的医院有卫生部管,全国的学校有教委管,全国的新闻出版有新闻出版署管,全国的图书馆谁来管?图书馆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事业单位,它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不可缺少的公益事业。社会创造了图书馆,图书馆又服务、推动着社会发展。它储存人类古今的智慧只结晶,汇集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类信息,积累知识、传播知识,有着档案文博、展览、信息等,包容着一系列多功能的属性。国家有档案局,各省市也有统一的上下隶属关系的档案局统一管理机制;而图书馆则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从这一点来说国家就没有从体制上健全,思想上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起来。这些年图书馆本属文化部管理的范围就值得研究商榷,而目前文化部也只是代管公共图书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形成统一的专业化管理图书馆部门。图书馆发展实践证明,文化部、文化厅、文化局管理图书馆利少弊多。因为这些部门没有图书馆专业的知识和 理论基础,他们不是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很难去学习研究图书馆的工作和方法;而是诸如文化馆=文化市场、电影公司、影剧院、剧团等部门的专业混为一起的统盘处理。图书馆与这些不满有着属性和质的区别,这样管理即不科学有不规范,也不可能按着图书馆的规律管好图书馆。加之某些领导以“官念”治馆,出现了很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笔者曾接触过许多文化局长,他们在沾沾自喜的谈文化设施规划时,往往大都把文化馆和图书馆作为孪生姐妹。两单位一动一静,业务性质、工作条件、环境要求都不一样,建在一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本身就是错误。笔者所在的图书馆原本与艺术馆是一座楼合体,每当艺术馆吹拉弹唱之时,图书馆很难让读者就座。后来艺术馆新建馆,这本是一次分离的机会,但“官念”又一次阴差阳错的弄到了一起,新楼紧靠着原楼一侧拔地而起。眼下时兴卡拉OK,至今图书馆日日在躁声中生存,夜夜听歌至天明;工作人员、读者苦不堪言。而这种现象何止一家呢?这尽是小例,亦是管理体制和(官念)的苦果,如果我国图书馆管理体制不抓紧解决,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四)、至今没有一部完全的图书馆法,图书馆建设无法可依
我国是一个法制的国家,但至今没有一部图书馆法,因而在工作实践和社会矛盾中无法可依,造成了政策上模糊,得不到扶持。如建馆标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该达到什么要求,诸如建馆面积、藏书量、人头费、办公费、购书专项费等,因无法无标无据可依,造成了各地图书馆工作的被动,跑门子、拉关系,好的争取的多一点,差的断了炊,无法正常工作。致使一些“官念”,高兴了多给一点,不高兴不给。许多馆长只好放下业务工作拿出精力跑经费;四处奔波如同要饭一样,可又怨谁呢?手中既无上方宝剑,图书馆又要生存发展,这样怎么能振兴我们的图书馆事业呢?据资料“有的国家法律规定,拿一个圆规以十公里为径,划一个圈,圈里必须有一个图书馆,没有就不合法”。据报载,国外有不少遗产继承人将他们应按《遗产法》规定缴纳的税赋,用于支持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公益事业。还有的国家规定,出版商在出版、发行新书以前,须将新书(包括一定数量的复本)赠送给当地的图书馆,在得到这些图书馆的签章以后,才允许面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另外,还有许多国家都先后制定了《图书法》,这些都给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了保障作用,这些恰是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所急需的。而相反,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的各种摊派,对图书馆为了解决经费不足而学着搞的以文补文经营收入、收费收税苛刻,没有政策的优惠和支持,加上诸如每年的“精神文明费”、“植树绿化费”、“灭蝇灭鼠费”、“卫生费垃圾费”“治安巡逻费”、“排污费”、“房屋租赁费”、“房屋出租所得税”还有各类集资、各类捐款、各类培训费,有的若不及时缴纳,就给单位带来许多不宁的麻烦;有谁敬酒不吃吃罚酒呢?国税收了地税收,税务部门收了还有各类婆婆指令的额外收,这些不但损害了图书馆以文补文的积极性,致使经费不足的图书馆陷入了困境。出路何在?图书馆需要法,图书馆人呼唤法。因为无法可依是图书馆的痛苦,也是图书馆的发展失去了保障;因此,图书馆立法是迫在眉睫,功在千秋之大事。
(五)、经费短缺
图书馆人相聚,无不为经费长吁短叹,见面没几句话就问:“给多少钱?”回答基本是一致的“短缺”,不同的只是缺口的大小。相比之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图书馆事业现状较好,“一级图书馆”也较多。经费缺口较小,尚能说的过去,但全国现有公共图书馆中90%以上缺口较大,有的只是发人头费,有的人头费也给不足;至于专项购书经费更没有保障,而大多图书馆基本没有。一个图书馆没有购书的钱,书从何来?没有书的图书馆怎么开放?致使许多图书馆依靠原来的旧书维持着图书馆的门面,造成了读者减少,图书馆工作畏缩,功能得不到开发利用,处于步履艰难的困境。笔者认为所谓资金短缺,固然是个存在的现实,但其根本的原因还是一个观念问题。
(六)、人才缺乏
图书馆是社会的公益事业,人人都有权走进去享用她所藏的文献、信息、资源;但图书馆工作却不是人人可以做好的工作,她需要一支有专业知识的专业化队伍;特别是随着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更需要一支具有高科技管理的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才能适应目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从目前我国图书馆现状说明,还达不到专业队伍和图书馆工作的要求,而是需要的人才大量流失,不需要的人员大量充斥;这也是目前我国图书馆界的一大症结。造成这一症结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长官“意志,一些部门安排图书馆馆长时,根本不考虑什么专业能胜任否?只是处于自己的领导角度搞权利分配,根据人员关系来安排干部,从而导致了许多图书馆馆长根本就不懂图书馆业务,更谈不上敬业精神,开拓图书馆的工作,使许多图书馆搞的一塌糊涂。而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许多地方馆长对分配安排的人员无从挑选,无法要求,基本上全是有上级安插。而这些被安插进来的人员大都是领导的家属、亲朋或秘书、司机、身边工作人员的妻、子等裙带关系;其中大多数人根本没有专业知识,甚至没有文化;而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则因得不到尊重、待遇低下或因馆内条件,技能得不到发挥而含愤流失;从而是我们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而用不上的闲散人员充斥于图书馆内。试想这样的图书馆能搞得好吗?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需求吗?美国夏威夷大学卡比奥拉尼学院图书馆馆长韦伯博士说的好:“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把维持现状,作为自己职责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们必须意识大袄图书馆需要向前发展,并利用新的技术来改进信息处理和服务的方法”。而我国大多数图书馆是处于维持状态之中,面对着飞速发展的世界,我们还能维持多久呢?此时,我想起了一位老人说的话:“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在改革中兴利除弊,创造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辉煌
当我们找到了目前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状况中的症结所在之后,那么对症下药是兴利除弊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和出路。然而,这不是一个或两个“大夫”所能诊治的。国家政府要努力,图书馆人要努力,全社会都要努力,才能形成共识。那么从何入手呢?
(一)、加强图书馆建设,提高民族整体文化素质。
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悲哀的,一个民族文化整体素质不高的民族是落后的。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方法除学校外,最好的灵丹妙药就是加强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建设的好坏,是民族文化素质的体现。两者是互补的,水涨船高的关系。尊重文化必须尊重图书馆。没有文化,就得读书;读书除学校外,离不开图书馆。提高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是我们搞好各项事业的土壤和基础。图书馆正是这土壤中最重要的养分。我们的学校从小学就应该加强图书馆的启蒙教育,形成图书馆的共识。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都应具备认识、理解、关心、利用图书馆的素质。从我们开始到我们的后代,不会对图书馆感到陌生,都知道图书馆是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少的。特别是走出学校门的学生,图书馆是我们共同的终生大学。如果我们的整体民族文化素质提高了,我们图书馆的利用将不是目前的状况。图书馆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太阳,我们应该需要大自然的太阳的光和热一样的渴求,这样何愁图书馆得不到发展,民族文化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呢?
(二)、更新观念,加强图书馆的社会意识。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活跃的大脑,她储存着人类奋斗史上最为不朽的硕果,无数前贤那伟大的灵魂和亲切的言谈宏论经久而常新的出现在您的面前,回荡在您的耳畔。时代的脉搏与它紧密相连地跳动,明天的蓝图亦在她的思想里彩绘而成。昨天的事,问她;今天的事,问她;明天的事,问她。不管谁问她,她都会有问必答,这就是图书馆,这就是我们祖传的法宝;属于你、属于我、属于他、属于大家、属于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她、热爱她、支持她、帮助她、尊重她不是天经地义的吗?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对图书馆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将图书馆事业提到议事日程,更没有使图书馆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于光远教授曾说:“有人 说经济是主要的,文化是次要的,这从哲学上讲不通。你说上牙齿下牙齿哪个重要?分不出主次,相互配合才能吃饭。我认为文化和经济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为条件的,不能什么事都分主要、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绝不是说文化建设不重要,要两个文明一起抓。图书馆的经费主要还是靠提高图书馆意识来解决。”然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更新观念,一是要 从本来就错误的观念中脱胎换骨;二是从传统的、过时不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科技、新的社会需求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抓学习、跟上形势、适应需求,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要在改革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从图书馆来讲,图书馆要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图书馆新形象,展现图书馆人新风采,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争气、争光。从领导角度讲,要重新认识图书馆,特别是图书馆的重点作用,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不同于一般文化单位的机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造福人类的千秋大业。观念更新了,自然就会关心、支持、利用、按图书馆的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有正确的“官念”,图书馆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而从读者来讲,对图书馆的认识有了提高,自然也就与图书馆结缘。在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活动中,实际上已成为图书馆活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图书馆必然随着新观念的不断升华,成为社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热点。
(三)、立法是图书馆发展的有利保证
我国是一个法制的国家,图书馆无具体的法可依就失去了保障。虽然国家在任何方面发布了许多法规,如文物保护法等,但就图书馆发展建设缺少应有的“图书馆法”。目前图书馆状况中的主要症结,除了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不够,观念陈旧,传统习俗的 影响外,主要就是缺少以法建馆、以法治馆、以法兴馆。只要有了“图书馆法”,各级各类图书馆就有了统一的标准,诸如:馆舍面积、人员构成、经费投入、藏书建设、文献征集、联网分布及社会的各种关系等都会使我们围绕着“图书馆法”去工作、去努力。这样即有了方向,又有了保障,才能为新形势下发展图书馆事业铺下飞速前进的高速金轨;所以说,尽快建立“图书馆法”势在必行。
(四)、改革健全我国图书馆统一的体制,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崛起腾飞的支点。
一台机器的运转,靠的是健全完整的机体。不管是齿轮还是螺丝钉都需紧密的连接配合才能正常健康的运转,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中国图书馆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机体,文化部图书馆司是最高的图书馆领导机构。一到文化部管的行当就不仅是图书馆的事业,而图书馆司要权没权,要钱没钱,很难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统一的领导,别说其它图书馆条条块块的分割各自的隶属关系,就连全国的公共图书馆也难统一的指挥,统一的联网和资源共享。长期以来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各省、各市、各区县几乎都不一样。由于整体的大事业被分散管理形成松、散、乱,步调很不一致,大部分省市区没有专门管理图书馆的机构,都是综合管理。图书馆由文化局管,文化局下设文化科具体管,而图书馆事业只是这个科分管的其中一个部分,文化科的组建并不是为图书馆如何发展成立的,而是文化局根据本局工作的综合分工,所以说这个科并没有根据图书馆的发展规律和建设组建的成分。这个科人员少、无人权、无财权,更谈不上图书馆的专业人才;但他们忙在事物堆里不得闲,根本顾及不上管理和领导图书馆的事;但图书馆的许多事却非要通过文化科、文化局才能办理,如:人权、财权、大事小事写报告,而文化科、文化局和其他局比也是权小、钱少、难于解决。况且还有那些不归文化口管的学校图书馆、厂矿图书馆、党校图书馆、军队图书馆、各有各的行当,各有各的隶属关系和领导。长期以来,一行一把号,一家一个调。单说经费一项有的图书馆是全额拨款单位,有的图书馆只发人头费,有的图书馆改成单位,有的图书馆只拨60%的工资其他自己解决;购书费好了给一点,不好就不给。有的有馆无书,有的有书无馆,有的几年没购一本书。相互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谈什么图书馆联网,谈什么文献资源共享,谈什么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呢?现在各级领导没有一个说图书馆不重要的;嘴上说千遍不如一次付于行动,关键是从领导做起,从具体做起。笔者以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从体制上改革,从体制上开始着手,这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精简那些不必要的机构的同时,在全国健全一个统一的图书馆领导机构,将图书馆象档案馆一样的从文化部分离出来,建立一个与各部同级的图书馆领导机构;这是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所必须的;至于叫什么名称,可根据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知识载体的不断更新。全世界信息的联网有专家们论证,类似“图书馆部”、“文献信息部”等,只有建立健全了全国统一的专业机构,全国图书馆形成一个偌大的整体,诸如研究、发展、联网、资源共享及建馆的标准、要求、人员队伍的建设、藏书建设、经费投入都会得到落实和解决。同时,外部关系和世界图书馆的交流联网也好接轨。只有建立健全了全国图书馆的统一机构,中国图书馆才真正达到了她崛起腾飞的力点和支点。这些并非痴人说梦,这是针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症结所在,所出的最好的药方,更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实践中的必需。
当然,这些都需要根据国情逐步完成。因为图书馆事业归根结底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发展的制约。提高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更新观念,立法和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图书馆机制等,尚要付出艰辛的代价和各方面的努力,她不会是“一夜春风绿满枝头的”。笔者坚信,随着知识的传播,图书馆会越来越被社会和人们重视,人类历史文明的火炬会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更明亮、更辉煌,我们的国家会将文明的标志——图书馆建设的更好。那种急功近利、破坏资源、砍伐植被、污辱环境、人类自毁的蠢事不能再有了;而那种不尊重历史,不尊重文化,不重视、不尊重图书馆的观念已从腐朽中走想末日,图书馆必将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得到重视,得到发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社会作用,真正承尘国家两个文明建设的旗帜和象征。
我们正处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大变革、大竞争,大比拼大调整、大组合的风口浪尖的潮头,世界各国无不面临着挑战。世纪之初,新的科技质竞争和挑战就已经咄咄逼人,作为为社会、为公民、为国家提供文化、经济、知识、信息的图书馆也必将面临着变革与挑战。图书馆除她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知识载体放射的信息外,她的诸多功能;如展览、文博、科技、教育、娱乐、信息、加工、情报、网络、电子图书馆等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提高、开发、升华、拓展、普及更充分的利用,她那诱人的光环正编织着图书馆在新世纪的灿烂前景。

62届国际图联大会在北京举办中的一个活动的仪式(周雁翔摄影)

周雁翔应邀在全国各地图书馆演讲,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图为:周雁翔在宝鸡市图书馆和宝鸡文学院与同行探索交流。
再论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革
周雁翔
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老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人喊了又喊,其结果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成效不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她不仅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作为,还需要政府的政策和具体改革方案的力度。这不是单单图书馆所能完成的。
任何单位或企业都离不开管理,行业不同管理模式也会不同,实际上任何单位的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任何管理都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政策、形势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说,管理工作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不断调整、改革,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时代进步的需要。因此说,管理都存在着不断改进、提高、完善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又会进一步调改进,再提高。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规律。当我们自跨入新世纪之初时,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就开始左右着图书馆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各方面的变化,信息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因此,改革、调整传统图书馆管理的模式和初期自动化管理模式已刻不容缓。笔者以自己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实践以为:图书馆管理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如体制、立法、规章制度、馆员队伍、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素质教育、网络环境等改革创新,不论是人才利用还是管理目标、引入竞争机制、责权利紧密联系为一体化,都是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否则,图书馆家将落后于时代,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淘汰,图书馆会形同虚设,成为失去利用的价值图书仓库。
一、管理体制的改革
中国图书馆现存在着管理体制上的分、散、乱等极不协调、统一的症结;这一体制管理的弊端直接影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全国没有统一的图书馆领导机构和图书馆体系。各行各业的图书馆一家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就全国公共图书馆来说,国家文化部下设图书馆司来管理,算是图书馆的最高领导机构;而到各省则连一个专管图书馆的部门都没有,一般由省文化厅下面设的文化处代管。图书馆到市级同样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一般在文化局文化科管理范围内。不管文化处还是文化科,他们所管甚多:艺术馆、文艺团体、群众文化活动等,是这些部门很难拿出专门研究、管理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问题的方案和计划;因为是兼管。不论从深度还是力度都不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些不满也算不上专管图书馆的机构;何况除公共图书馆外,其他各行各业的图书馆他们无权过问。因此,我国图书馆事业要想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和资源共享;应该自上而下的在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理顺管理关系,建立自己的体系,健全完善领导机制,统一思想、同样标准、同样管理,这是非常必要又迫在眉睫的。
二、完善图书馆立法条件已经成熟
建立一部图书馆法,并逐步完善,这是长期以来无数图书馆人每每呼吁的大事。我们是一个法制的国家。作为国家社会机构的全图书馆无处不在,图书馆建设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建立了图书馆法,各级领导、各社会职能部门及社会团体群众才能按法来对待、认识、支持、利用图书馆。从而是图书馆依法建馆,用法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样,不论是政府投入、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才能有保障。目前建立图书馆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因此,尽快建立起图书馆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迫切要求。
三、图书馆内部管理机构和机制的改革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机构和内部运行机制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必须改革。首先要根据形势的需要进行机构调整,并将内部管理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如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实现干部竞争聘任上岗制,明确责权利;工作人员一律实行双向选择,实行中层部门五定制度,即定岗、定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同时的,淘汰不合理的、老化的、落后的管理体制;开拓适应时代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新的管理体系和体制。着就需要不断引进人才,打破铁椅子、铁饭碗等传统的、僵化的旧制度;制定适合当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规章、新制度。激励图书馆员热爱本职工作、以人为本,创造一个良好的图书馆内外环境。外力和内力紧密结合,形成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动力。
当然,图书馆面临的改革绝不仅上述几点,如:图书馆基础建设、图书馆素质教育、人才引进与培养、用人制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问题都需要加大力度的改革和完善。图书馆改革千头万绪,在此所谈的图书馆管理的改革只是一个切人点和突破口的关键所在。否则,其它都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从图书馆管理改革入手,逐步将图书馆改革的序幕拉开。
当然,图书馆管理的改革不是一个短期内所解决的问题。笔者所谈只是一个新的开拓,尚需各级领导和社会及图书馆同仁的共同努力。
我们图书馆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开拓、探索图书馆改革之路的。为供大家参考,进将我馆改革总体方案和各部门工作规则附后,请同仁多提宝贵意见,想对图书馆同仁有所借鉴与参考,全当抛砖引玉。

周雁翔主持联合各地图书馆主编的关于图书馆系列丛书:《知识与信息新经济时代》《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历史的重托》(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为了明天》等。

周雁翔参加全国图书馆文献建设与发展理论研讨会上发言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和多次热烈的掌声,图为会后代表合影。
《历史的重托》后记
历时一年时间的组稿与编辑,总算是完成了一个心愿和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历史的重托》一书总算“集腋为裘”结集付梓出版。承蒙全国文化同仁的支持与厚爱,才有了今天的收获和结晶。
文化教育是个灿烂与沉重的话题,更是一个与人类生活分不开、割不断的不朽的话题,文化和教育是民族振兴、腾飞的双翼,提高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程,是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我们图书馆、博物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因此我们不断的在实践中探讨总结,不断的突破创新,与时俱进,共筑和谐。
《历史的重托》中的百家争鸣,为世人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繁荣的、壮观的雨后春笋的景象,也证明着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着、开拓着、创新着!
诚然,由于我们的水平所限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个别文章有些拖长、稚嫩,甚至错误,但丝毫不掩来自江南的侠骨柔情和北国的痴子情怀,大文化、大目标将我们紧密联系到了一起,是时代之缘,是时代之幸。我们十分感激品哲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及百忙中作序;周国良先生的热心指导;中国文史出版社的鼎立相助。在此我们一一深表谢意!由于各方崔促,出版周期紧,加工改量较大,未能详细校对修改,错误难免,请大家谅解。同时也恭候大家的批评指正。
周雁翔
2007年6月于鲁中

周雁翔赴新疆自治区图书馆和乌鲁木齐是图书馆考察交流期间在天池留影
周雁翔简介:
周雁翔,当代作家、诗人、文化创意策划设计家。聊斋学、博物馆学、图书馆学专家、研究馆员职称。出版专著近三十部、创作影视作品十余部、主编各类文集近百部。代表作:长篇叙事诗《书魂》诗集《雁翔诗选》《爱在四季》报告文学《情缘血河》;歌词集《飞鸿之声》电视连续剧《蒲松龄》音乐片《我们是龙的传人》《聊斋情》音乐故事片《磨难曲》摄影集《美好的瞬间历史的永恒》;录音带《情溢聊斋》小说《醒》长篇小说《黑楼梦》文化理论书籍《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论文集《托起智慧的太阳》《百家论丛》《蒲松龄纪念馆》文化创意策划设计《黄帝源景区》《鬼谷圣园》《聊斋文化镇》《孟姜女故居》《留仙谷》等总计千余万言。曾任图书馆、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馆长,中国地市县图书馆馆长联谊会主席、论文评审委员会主任等,是《蒲松龄研究》季刊和《图书馆天地》报的创刊人主编。
现任: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席、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国丝路文化促进中心主任、淄博市中华文化促进会聊斋文化专委会首任会长、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文化艺术顾问、和平文化的倡导人,《母爱撑天世界和平文化博览园》的创意策划发起人。

考研图书馆(考研图书馆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