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济学考研(理论经济学考研科目)




理论经济学考研,理论经济学考研科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体系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也在不断演变并越发成熟。

一、国际分工理论的演变

1.国际分工理论演绎的现实背景

国际分工的演化一直是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跟踪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国际分工是指在生产分工过程中超越国民经济边界的分工,是国民间的分工。而以资源、地理位置、国土面积等为代表的自然条件和以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需求市场社会等为代表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演变方向。

历史上国际分工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十六世纪到烧酒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发展的初期阶段,此时的欧洲随着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随着农业手与工业的逐步分离发展迅速。地理大发现后,随着殖民地的开拓,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微弱的经济联系,形成了国际分工的初级形式,但此时还不存在世界市场,也未形成分工体系。

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器的大规模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和生产规模,以英国为代表的少部分国家内部市场很快达到了饱和状态,机器工业开始脱离本国基地,走向世界市场。此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国内社会分工空前加深,国际分工形态初步形成。即以英法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以及以其他国家为代表的农业、资源型国家之间的工农分工。

十九世纪中叶到二战之前,国际分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此时,德国和美国发起的第二次工业化革命使得电气、钢铁、石油、汽车等工业迅速发展,国际分工体系也因此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此时,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资本开始前往发展中国家输出,从而将发展中国家彻底卷入国际分工的体系,使得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内部之间互为市场,各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得到初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发展进入了深化阶段。

随着二战期间和战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促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宇航技术等为代表的大量新兴产业部门使得社会分工的形式和趋向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和精细化,生产效率随着生产部门的细化而进一步提高。

在规模经济的规律下,零部件的生产走向专业化,生产工序走向流程化,产品的生产流程跨域国界形成了产品内国际分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再具备独自生产全部所需零部件的能力,国内分工进一步向国际分工转变。

二、国际分工理论演绎的逻辑

随着国际分工形式的专业化加深,分工层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演进,从最早殖民时代的产业间分工到近代工业发展形成的产业内分工,再从产业内分工发展为全球化时代下的产品内分工,最终形成了覆盖全球的复杂生产网络。

1.产业间分工

产业间分工是指由于要素禀赋存在差异,两国在生产活动上根据生产成本的绝对优势或者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其与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的区别在于在商品贸易的过程中只存在某一产业产品的单向流动。

产业间分工的理论主要包括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差异理论以及波斯纳的技术差异理论和雷蒙德·弗农的生命周期理论。十七世纪中后期,亚当斯密首次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和国际分工的概念,并系统的构建了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各国的产品生产成本的差异性是造成国家间出现分工的根本原因。

进一步看,如果一国在某一产业上的生产成本拥有绝对的优势,那么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现实中应该是拥有某个产业绝对优势的国家单向出口该产业产品到其他国家,并进口同样在另一产业拥有绝对优势国家的产品。

该理论强调绝对优势,与现实情况并不完全相符,故在十八世纪初,李嘉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不必拘泥于生产中绝对的差别,生产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生产并出口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相对应的进口劣势的产品。

到了二十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共同提出了要素禀赋差异论,指出各国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具体实现。因此,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要素禀赋充足的产品,进口相对来说稀缺的产品。

但是这一观点遭到了学者里昂惕夫的反对,他认为在现实中贸易结构与资源禀赋结构并不相符,提出了“里昂惕夫悖论”,为后来的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波斯纳和雷蒙德.弗农分别提出了技术差异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提出要素禀赋是动态变化的,国家间的技术差异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变化,决定了贸易投资的变化。这一理论解释了现实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差异现象。

2.产业内分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产业间分工相关理论与国际分工的现状越来越远,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趋势——产业内分工。产业内分工是指两国间的贸易不再仅限于产品的单向流动,对同一类商品的双向贸易,其在产品质量与价格上存在差异。

根据现实贸易的发展特点,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法尔维、兰卡斯特等提出了产业贸易理论,他们认为产业内的贸易由各国的规模经济与效益所决定,而非双方简单的比较优势,并根据分工模式的不同,将产业内分工分为垂直型分工和水平型分工。

3.产品内分工

随着各国技术发展的差异以及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活动不断发展,在生产某一产品的零部件时出现了比较优势,国际分工更加细化,产品内分工应运而生。区别与前两种分工模式,国家贸易不再局限于两国间根据比较优势进行的最终产品的贸易,而是将某一产品的生产环节和工序分解成多个部分分散于不同的国家,突破了生产过程中国家的边界,通过协作生产将世界各国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衍生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并最终成为当今世界贸易的主要形式。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演绎与全球价值链重塑

1.全球价值链理论

全球价值链理论起源于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原本是管理学的相关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从价值链到价值增值链,再到全球商品链,最终形成了如今完整的全球价值链体系。

价值增值链最早由Kogut在一九八五年提出,反映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价值增值过程与空间分布情况。该理论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指出,企业作为全球价值链实现的微观主体,通过其在重要生产环节的技术竞争优势,将产业链其他生产活动外包其他国家的企业,以缩减成本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因此,企业价值增值活动的空间分布是全球价值链形成的原因,即价值增值链是全球价值链的微观基础。在价值增值链的基础上,Gereffi和Korzeniewicz通过研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国际生产贸易活动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的概念,认为全球商品链是由跨国公司主导所产生的,并由其协调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

在此基础上,Gereffietal.将价值链和增值链的概念结合起来,将生产过程中的增值和利益分配整合到全球商品链,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并认为其包括了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到销售和售后的整个链条中所有活动的价值增值与获取。

理论经济学考研(理论经济学考研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