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考哪些科目)




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考哪些科目

一、课程基本情况

《审计原理与实务》课程是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总学时48。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审计技能、职业素养和担当意识,使其能够在具体审计环境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执业准则,恪守职业道德,恰当地应用审计技术,形成适当的审计职业判断,出具适当的审计报告,确保审计质量。讲授过程中,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指向,挖掘和凝练审计学课程思政元素,分析思政教育与审计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可行途径,努力培养即具备过硬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又具有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合格审计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和教学设计

审计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服务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审计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诸多可相互融合之处,为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发力点。

随着国际精英商学院AACSB认证工作在国内高校的逐渐开展,以“使命驱动、目标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的认证模式已在商科相关专业的规范化建设中成功实施。以AACSB认证为抓手,相关专业教学项目形成了持续改进的学习质量保障体系AOL(Assurance of Learning)。

本课程在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借鉴AACSB认证中的AOL学习质量保障体系,以课程思政目标为导向,将思政教育与专业专业知识传授相融合,并通过多种评估方式和相应检测标准对审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展开评价并进行持续改进。后续本课程将根据检测结果和教学反馈,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三、“课程思政”教学特色和创新

1. 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挖掘与凝练课程思政元素

在保证审计课程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课程组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分析审计课程中内含的育人基因和思政资源,充分挖掘和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功能。

表 1 《审计原理与实务》课程思政目标及思政元素

2. 设计课程思政章节地图,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

本课程采用陈汉文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课教材《审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所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计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与课程章节教学单元相融合,设计课程思政章节地图,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相对应。

3.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行动学习法”

引入“案例行动学习法”,以高水平的审计职业判断和决策型案例为载体、以对案例所提供事实进行深入分析为前提,以对案例分析中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为思政契合点,以提出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为结果,将专业知识点带入案例情境下进行仿真问题分析,引入思政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提升学生分析、决策和解决审计问题的能力,并提升案例情境的动态性与审计职业判断和决策的实操性,实现思政元素在高度情境化下的认知与应用,达成案例教学与行动学习效果的叠加。

四、“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具体案例

结合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这一教学内容,将康美药业审计机构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于2021年3月被开出5700万天价罚单这一热点事件作为引导案例,阐述“基于AACSB认证AOL质量保证体系的审计原理与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如何在教学中具体落实和开展。

1.教学内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2.本节课程思政目标: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3.导入案例:

2021年3月19日,证监会发布了对康美药业年报审计机构——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处罚决定,合计5700万的高额罚单再一次将审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形象遭受重创,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任度。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者,牢记初心与使命,回归社会责任本源,坚守职业道德底线,重视专业能力建设,严格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履行好资本市场“看门人”角色的关键。然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财务造假事件使得资本市场面临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审计失败、审计职业道德沦丧和社会责任缺失也向高校的德育教育敲响警钟。高校如何在审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加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意识,成为审计学课程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4. 课程思政目标的融合:案例行动学习法

(1)课前案例阅读与问题分析

在审计学课程“案例行动学习法”中,课前案例阅读与问题分析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学习,并引导学生认识和挖掘案例中所蕴含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思政要素。

(2)前段案例课堂教学情景模拟分析

在前段案例教学课堂实施环节,授课教师在培养学生对具体审计实践情景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随机提问和追问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涉及到的课程思政元素的进一步思考,并引导学生在个人学习基础上进行个人分享、反思与归纳。

(3)后段案例课堂教学小组组内和组间分析

实施环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分享、质疑与反思、组间分享、互评、质疑等方式进行行动学习,培养学生动态解决问题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反思。

(4)指导教师课堂总结

最后由指导教师以课堂小结的形式进行深度提炼与强化。从而将思政元素贯穿至课堂教学当中,实现思政元素在高度情境化下的认知与应用,达成案例教学与行动学习效果的叠加。

5.课程思政目标的融合:主题讲解与汇报

在该章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素材选择审计社会责任这一主题进行专业讲解、研究和学生汇报。指导学生以小组方式查阅相关文献,搜集和整理相关案例并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汇报专题中的知识点和所涉及的思政元素,并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思考,实现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实现审计课程思政目标。同时,并辅以相关视频、影像等资料,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审计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体会社会责任意识的思政价值。

五、教学效果与成果展示

1.课程思政目标达成情况:

图1思政目标: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检测结果

图2思政目标:强化职业使命担当检测结果

2.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编制审计课程思政章节(模块)地图

表1 审计课程思政章节(模块)地图

六、教师感悟

任课教师在本课程思政教学基础上,重新审视审计学课程思政目标,并提出如下改进措施,以期望形成闭环,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持续改进。

(1)在审计学课程日常教学中,除了经典的审计反面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之外,多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中的正面案例,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激励。

(2)改进课程思政目标的考核方式,使之与课程思政目标更加契合。

(3)针对课程思政目标检测中所涉及到的具有连贯性的多个知识点,除了综合性考核外,增加对单个知识点的阶段性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考哪些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