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考研(社会工作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社会工作考研,社会工作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2019年初完成了《社会工作理论:历史环境下社会服务实践者的声音和智慧》后我才发现,这本书太厚了,一百多万字,恐怕只有在学校里读这个专业的学生才会去看,那些在机构、在城市社区、在农村、在山区工作的一线社会工作者应该没有那么多时间和那么多耐心去读完它,更不用说整天忙于日常事务的社区工作者,而他们才是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主力军,最了解中国本土的实务要求,也最需要用理论来指导自己。于是,我就有了写作这本书的想法,想写一本社会工作的入门读物,简简单单、直接明了,二十万字左右,作为给那些与社会工作有缘分的人的“伴手礼”,只要想看随时可以看,没时间看也可以放下,就是这样的轻松读物。当然,这背后自己也有“小想法”,想挑战自己,看看自己是否能够把社会工作那些高深的专业理论说清楚,让那些干过社会工作或者准备干社会工作的人看了就能够明白社会工作的道理、了解社会工作的价值,甚至能够多喜欢它一点。一开始着手这本书的写作,我就切身体会到,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恐怕就是把道理说得简单朴实,就像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后呼吸的一口清新空气,那么自然,那么亲切,同时又让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精神饱满地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也像那变幻莫测的晚霞,随着太阳的西落,展现出斑斓多彩的身姿,那么柔滑,那么和谐,没有一处多余。这样,每天早晨,我在期待中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一抬头,窗外已经走过三个春夏秋冬,终于在2022年初完成了这本书稿,对自己有了一份交代。

这本书稿与我之前写的完全不一样,我第一次学着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去描述社会工作。这一方面来自自己二十多年的实务经验的体会,我真切感受到社会工作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故事,它帮助我们在生活的困顿中看到改变的希望,找到前行的方向。我把自己的这些体会写成了小故事,把自己的遭遇变成了案例,把自己生活中的感悟变成了寓言,汇入社会工作的故事,让现实生活中的遭遇、现实生活中的改变,成为社会工作故事的主旋律。另一方面来自在社会工作理论书稿十多年的整理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发现,其中有理论创建者自己的生命抉择、求知探索路上的遭遇以及生活困顿中的感悟等,最后汇聚成社会工作理论的漫谈。说来也奇怪,开始整理社会工作理论书稿时,我只是希望把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每一派每一支说清楚,好让自己回答学生问题时清清楚楚。但是随着书稿整理的深入,我才认识到,原来社会工作理论是一种实务理论,每一位社会工作学者都在寻找理论与实务结合的最佳方式,只是有的学者从实务开始寻找,有的从理论开始探索,最后他们都回到了现实生活,因为理论来自生活,又需要回馈生活。任何多余的解释、多余的粉饰,在现实生活面前都会显得微不足道。生活的风雨终究会冲刷一切,留下的才是真真切切的生活的朴素道理。

这本书借助故事、寓言、案例等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对社会工作的理论逻辑、主要流派以及历史演变的过程进行了阐述,让读者在有趣、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体会到社会工作理论的趣味和温情,了解它的核心概念、服务原则、背后秉持的价值理念和它的生活本质,理解社会工作的真正价值所在,以及它对生活改变发挥的作用,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思维方式应对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困难,给生活多添一份喜悦、多添一份从容和自信。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就现实生活问题带来的困扰、经历以及人们应对问题时所需要的关怀、协同和整合的要求展开讨论。这五个部分包括:生活就是问题解决、生命是一种成长经历、成长需要关怀、成长需要协同,以及生命是一种整合。“生活就是问题解决”是说,人们只要活着,就会遭遇问题,要让生活过得好一些,就需要学会解决问题。没有问题的生活只能在童话故事中找到,它不是现实。“生命是一种成长经历”是想让人们看到,遭遇问题、解决问题是人们成长的唯一途径,这种成长永远伴随着生命的领悟、心胸的打开以及视野的拓展。“成长需要关怀”是希望人们能够放慢生活的脚步,用心倾听身边亲朋好友的诉说,感恩他们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让生活有了心与心之间的感动。“成长需要协同”是让人们发现,环境永远是自我成长的土壤,只有实现人与环境的协同,人们的生活才有生命力。“生命是一种整合”则是希望人们能够发现,生命其实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参与和整合永远是让生命焕发力量的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这是国内第一部采用生活化的语言阐述社会工作理论的作品,无论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解,还是对于社会工作的推广都有重要的意义。

摘自童敏《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漫谈》

童敏 著

ISBN 978-7-301-33215-3

2022年10月出版

定价:49.00元

制作:Yueming

社会工作考研(社会工作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