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考研(传播学考研考什么)




传播学考研,传播学考研考什么

揭榜对占城稻推广的促进作用及现代传播学解析*

殷三1,李果1,赵红1,李浩2

摘要:宋代由于气候改变、旱灾频发,对耐旱水稻品种需求迫切。占城稻具有适应性强、耐旱涝、成熟早等优良特性,在宋代得到迅速推广应用。而对占城稻的推广,前人研究很少关注传播学过程。在其推广中,宋朝的官方揭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揭榜的内容全面、形式灵活、成本低廉,有效地推动了当时占城稻的推广。揭榜将信息源、受传者、信息及反馈等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机连接起来,从而在传播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揭榜促进占城稻推广的传播学解读,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科技传播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占城稻;揭榜;推广;传播媒介

占城稻具有适应性强、耐旱涝、成熟早等优良的农艺性状,在宋代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甚至在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占城稻的种植面积达到长江下游流域的80%~90%[1-2]。前人对占城稻的研究多集中于稻作文化、农业经济、赈灾救济等方面,而很少对占城稻推广过程进行传播学考量。在占城稻推广过程中,宋朝的官方揭榜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对占城稻的引种、栽培耕作知识的普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占城稻

著名农史专家游修龄先生,给占城稻的定义是:“北宋时从占城国间接引入中国栽培的一个水稻品种。”[3]25

占城国位于现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中南部,在公元2世纪就已建国,公元1697年被越南阮氏王朝所灭。占城也作“占婆”,其英文Champa来自Campapura(音译为“占婆补罗”),其中的pura“补罗”是梵文“城邑”的意思,故名“占城”[4]72。占城、占婆的称谓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还有不同看法[5]19,但到唐朝后期,“占城”或“占婆”的叫法在典籍中已十分普遍[5]19[6]64。而“占城稻”自然随着“占城”称谓的出现而出现。但非常可惜的是,占城稻本来的名称反而失传,现在也难以考证了[7]24。

虽然对占城稻的研究较多,但也有很多存在疑问的地方[3]26-28[6]65-66。本文从学界基本达成共识的方面,介绍其引入时间和地点、大规模推广和优良特性。

(一)引入时间和地点——唐末宋初引入福建

如前所述,既然“占婆”“占城”的叫法是唐代后期才盛行起来,大致可以判定,占城稻是在唐代后期开始引入中国的[4]72[5]21。而最初引入地,史学界普遍认为是福建。

引入地之所以是福建,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福建和占城有贸易往来。福建距离占城路程并不遥远,从福州五虎山闽江口出发,从海路乘大帆船经过十昼夜即可达到占城。而福建特别是闽南沿海商人,自古以来就有和占城贸易的传统[8]33。其次,闽南沿海和占城气候相近。占城属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天气炎热,旱涝频发。闽南沿海的气候与之相似,沙质土壤难以保水,旱灾频发;而台风又时常导致暴雨倾盆,洪涝灾害也是时有发生。再次,闽南沿海有水稻生产需求。由于闽南旱灾频发,生育期长的晚熟水稻品种,产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改良或引进耐旱、早熟的水稻品种[9]65。

总而言之,大约在唐末宋初,占城稻就已经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通过福建和占城的海上贸易往来,被引入福建沿海地区种植,再扩散至福建内陆[4]72[5]21。

(二)大规模推广的开始——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虽然占城稻准确引入福建的时间难以考证[5]21[7]25,但对于其在中国大规模推广的认识都是一致的,即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而究竟是开始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还是大中祥符五年(1012),史料中则又有不同的记载。记载开始于大中祥符四年的典籍主要来自《宋史》,而大中祥符五年的记载则更多,如《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

《宋史·食货志》记载:“大中祥符四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高仰者莳之,盖早稻也。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10]

《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则为:“大中祥符五年五月,上以江淮、两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乃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令择民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仍出种法,付转运使揭榜谕民。”[11]

《宋会要辑稿》中也写道:“大中祥符五年五月,遣使福建州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江、淮、两浙转运使,并出种法,令择民田之高仰者,分给种之。”[12]

从典籍成书时间先后判断,《宋会要辑稿》(成书于1022年)、《续资治通鉴长编》(成书于1183年)比《宋史》(成书于1345年)的成书时间更早,距离占城稻大规模推广的时间更近,理应更为可信[7]。此外即使是在大中祥符四年五月从福建引种,考虑到运输、育秧种植收获、生育期等因素,当年的推广效果似不会太好。因此,一般认为占城稻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开始于大中祥符五年[5]19。

(三)占城稻特性——适应性强、耐旱、成熟早

占城稻的引进和大规模推广,其自身的适应性强、耐旱、早熟的优良特性是重要内在原因。

1.适应性强

占城属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在高温多雨的影响下,淋溶作用强烈,可溶解的矿物质营养大多被带走,土壤因失去植物所需的养分而变得贫瘠[13]。而占城稻能在这样的土壤中正常生长,自然是对肥力要求不高,不论肥瘠,均可正常生长,即所谓“不择地而生”[5]22。而当时宋代广泛种植的其他粳稻品种,则需要较高的肥水条件,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14]。两相对比,占城稻在各种土壤肥力条件下,均能较好生长,适应性广,故而能在各地迅速推广、广为种植。

2.耐旱

占城稻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耐旱。宋真宗之所以看重并大力推广占城稻,耐旱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国宋代气候由湿润转为干旱,旱灾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宋代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剧。易于开垦的平原地区,开发潜力有限,只能开发所谓丘陵、山区的“高田”“高仰之田”,而这些田块灌溉条件差,必然更易受旱灾威胁。占城稻的广泛种植,使过去“稍旱即水田不登”的稻田,即便在旱灾肆虐之年,也能获得不错的收成[15]11。

因此,气候变化导致的严重旱情,对灌溉差的山区、缺水地区影响更大,迫切需要引入耐旱品种。具有很强耐旱能力的占城稻适应了这一时代需要,这是宋代引进的最根本原因[8]34[15]17。

但值得注意的是,占城稻虽十分耐旱,但并不是现在所说的“旱稻”。从典籍中记载的栽培方式来看,也是典型的水稻栽培,准确的叫法应该是耐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3]27[6]63[16]。当然其耐旱性如此出色,以至于在有些地区,确实将占城稻当成旱稻种植,而且产量也不错[15]11。

实际上,占城稻不仅耐旱,还耐涝,古有说法叫“耐旱涝”[15]11。古占城位于现在越南中南部,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洪涝灾害也是经常发生的。占城稻能在这样的条件下生长,耐涝自然是不足为奇了。而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在东南亚的水稻品种中广泛含有耐涝基因SUB1,而且SUB1同时还兼有抗旱的功能[17]。如此说来,占城稻来自洪涝频发的古占城,很可能携带SUB1,这样也就不难解释其“耐旱涝”了。

3.成熟早

生育期过长是宋代以前水稻品种的普遍特征。在宋代,一般生育期在150~165天的品种,即认为是早熟品种,而生育期在180~200天甚至更长,则被认为是晚稻[7]25。

但占城稻生育期究竟多长,则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毕竟生育期也受到光照、温度、栽培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占城稻的早熟,应该是成熟期、收获期比当时的其他水稻品种提前,而并不是现代意义的“早稻”[3]28[7]26[18]。史学界更倾向于认为占城稻是一种中晚熟的籼稻品种,生育期可能在150~180天,倒也基本符合宋代对早熟品种的判定[7]25[19]。而《宋史》中说占城稻“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7]25,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也不太符合水稻生长的正常规律,很大可能与其他品种混淆。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生育期极短的水稻品种,但由于营养生长时间过短,产量一般都较小。

此外,由于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秋旱、秋汛,早熟的占城稻一定程度上可逃脱干旱、洪水的威胁,也加强了其耐旱涝的优点[20]。占城稻的推广,还直接促进了双季稻、稻麦复种等技术的发展[8]34[21]20。因此,早熟的占城稻,方便耕作,提高了土地和肥水利用率,显著增加了产量,对宋代水稻乃至粮食增产或复种技术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占城稻具有适应性强、耐旱、早熟的突出优点,适应当时气候变化带来的耐旱品种需求。占城稻的广泛种植,增加了社会粮食总产量,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品种结构和耕作制度,对我国的水稻乃至粮食生产,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9]66[15]9。

二、宋代揭榜——雕版印刷的官方榜文

榜文是古代传播政令、知谕讯息的重要方式。宋代时期榜文不仅广泛用于政令的传播,且形成了榜谕、敕榜、诏榜等不同的形式[22]27。揭榜也写成“揭牓”,即在集镇闹市、城门隘口、水陆交通要道等地张贴的文告、告示[23]65,是官方榜文的一种。古时官府常将求招能人的榜文贴于闹市,如有人有意应征,就将榜文揭下,故得名“揭榜”。

早期的官府榜文多为手写,虽然醒目、简便,但难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还很容易发生错误、遗漏,不利于广泛传播。而雕版印刷经过隋唐时期的开端、发展,在宋代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其技术手段进一步改进。而且宋代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加之科举制度改革,社会读书、刻书的风气浓厚,出现了雕版印刷的兴盛和繁荣,并到达鼎盛时期[24]。而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揭榜普遍由手写改为印刷,因此实际已成为“印榜”,或称“镂榜”“板牓”。制作过程是将政令教谕等内容雕刻在整块木制(或别的材质)的板上,然后涂墨,再印于纸张之上。由于不需人工抄写,避免了错漏,且复制方便快捷,便于信息的大量传播。因此,官府榜文,特别是需要广泛张贴的,多采取雕版印刷的方式[22]27。甚至还有一种所谓“小榜”“小手榜”,可以做到人手一份,非常适宜于农事、耕作等内容的传播[25]49。

由于雕版印刷的广泛使用,宋元时期普遍采用揭榜来传播农业生产知识,甚至揭榜已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农书,得以广泛应用[23]65。

三、揭榜对占城稻推广的促进

占城稻的推广种植,挽救了许多深受旱灾之苦的江淮、两浙农民。除了其自身的优良特性外,占城稻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普及和大规模种植,也离不开宋朝官方的大力推广,其中官方揭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发布机构专业、权威

宋代继承了以往封建王朝重视农耕的传统,并进一步加强了农业管理机构的职能。宋代从中央到地方、乡下基层都建立了农业管理或服务机构。中央层面上,宋代皇帝都极为重视农业,而三省、三司、司农寺、户部、工部、都水监等涉及到许多农业管理职责。在路级(类似省级)则有转运司、提举常平司、安抚司等机构。地方行政机构中,知州、知县、县丞的许多职责都与管理农业有关。这些专业、权威的机构、部门,在重要时令,都会通过发布榜文的形式,传递农事信息,来履行自己的职责[26]。

如前文典籍中出现的“转运使揭榜示民”,说的就是宋真宗从福建调来占城稻后,责成江、淮、两浙的转运使,不仅要分发稻种,还要把占城稻的栽培耕作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揭榜广泛向农民传播[27-28]。

(二)内容全面、及时,针对性强

为了使农民能更好种植这个新品种,官府还将占城稻种植方法、耕作的注意事项、肥水管理等知识,雕版印刷成揭榜,广泛张贴[23]65。

如《宋会要辑稿》中有这样的记载:“南方地暖,二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用好竹笼,周以稻秆,置此稻于中,外及五斗以上,又以稻秆覆之。入池浸三日,出置宇下,伺其微熟如甲坼状,则布于净地。俟其萌与谷等,即用宽竹器贮之。于耕了平细田停水深二寸许,布之。经三日,决其水。至五日,视苗长二寸许,即复引水浸之一日,乃可种莳。如淮南地稍寒,则酌其节候下种,至八月熟……仍揭榜示民。”[21]20这其中“揭榜示民”的占城种植技术,包含了浸种、催芽、移秧、插秧、整田等水稻栽培技术,而且还考虑到了不同纬度地区栽培的时令差别,可谓宋代占城稻栽培的“明白纸”[21]20。

此外,宋代向来有发布“劝农文”的传统。“劝农文”一般是由地方的“劝农使”在栽培耕作的重要时令前发行的劝民耕种的榜文。与传统意义的农书相比,它直接针对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由于采取雕版印刷的揭榜来广泛宣传推广,在宋代农业科技推广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三)传播广,成本低

如前所述,发布榜文的目的是尽可能快地将内容广泛传播,以让大众知晓。因此揭榜张贴的地方,有官府衙门、城门等要害地方,有市曹、集镇的繁华之处,也有渡口通衢等交流之所。这些地方通常人口集中,流动性大,便于将榜文内容传播出去。同时宋代还普遍采用雕版,来印制形制较小的“小榜”“小手榜”,因为其易于携带,传播范围更广[25]49[29]10。

而揭榜普遍采用雕版印刷的方式进行复制,既避免了手工誊抄可能的错误、遗漏,也显著降低了榜文的成本。小榜的成本更低,可做到人手一份,特别适合需要民众广泛知晓内容的传播。用来传播占城稻栽培、耕作的知识,显然正堪其用,效果也很好。

(四)通俗易懂,宣传多管齐下

由于许多揭榜传播的多是农事知识,面对的主要群体是目不识丁的普通农民,因此内容尽量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甚至有时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加入更易理解的当地俚语、俗语。形式上一般讲究大字醒目,方便辨识,有时还会加入简单的图画,图文并茂,以加强直观印象[30]。

为加强宣传效果,宋代一般还会对揭榜内容加以宣读解说。根据榜文内容不同,宣读者也会有所选择。如是政府告示、戒谕等,一般由“老成贤德之士”“乡曲善士”等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对榜文进行宣讲、解说[29]13。而占城稻种植等农事,则一般由“农师”讲解、宣传。农师是大家公认的行家里手,根据土地肥瘦,确定适合农作物;根据各家实际情况,同乡三老(掌教化的乡官)、里胥(管乡里事务的公差)一起安排农业生产。农师职责明确,在乡村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同时也有州县的补贴,还可免除部分赋税。但每年都有考核,不能胜任的,就要让贤。宋代农师制的设立,对农村风俗的教化、特别是农业技术的推广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宋代官方的大力推动,借助揭榜的宣传指导,占城稻在宋代迅速普及,到南宋时已成为龙头品种,广泛种植。

四、揭榜对占城稻促进作用的现代传播学解析

现代传播学认为,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一种信息共享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既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也称信息源、信源)、受传者(也称受众、信宿)、信息、媒介和反馈等基本要素[31]53。

(一)传播者权威可靠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动者,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31]53。传播者应具有权威性、有吸引力、真实性、可靠性等特点[32]。在占城稻推广过程中,上至皇帝、中到各级政府机构、下到县乡胥吏,都充当了传播者的角色。而在封建皇权社会,这样的传播者的权威性、真实性自然不容质疑。

特别要指出的是,宋真宗高度重视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除了从福建引入占城稻,广为种植外,他还将其栽种在皇宫禁苑,并且组织皇亲国戚、封疆大吏来参观,亲自抓品种推广,俨然是一幅“示范田”的景象。这种皇帝带头的榜样示范作用,无疑对占城稻的推广大有裨益[15]10。前文已述,北宋的各级职能部门或群体,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构成了推广占城稻的权威传播者群体。

(二)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互动交流,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有机结合

受传者是信息的接收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也会发生角色的转换[31]54。而有效传播的重要前提,就是要了解受传者的知识、接受能力等,从而具有更好的针对性。此外,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效果会更好。

占城稻推广过程中,受传者的主体当然是实际耕作的农民,但也包括各级职能部门、农师等人员,而且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转换频繁。一方面,在自上而下的推广过程中,各级职能部门在接受上级的指示、指导时,自然是受传者,而在履行自身职责时就成为传播者。另一方面,人际传播有着双向性的特点[33]。在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普通农民之间,关于占城稻稻作知识的口耳相传过程中,显然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

前文也提到,宣传占城稻知识的揭榜,多数情况下,受传者都是普通农民。因此,必须要在了解受传者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他们更易接受的形式、语言,还让农师等人加以解读、宣讲,这些措施一方面利用了受传者熟悉的传播者,一方面手段也更加“用户友好”,因此必然在受传者和传播者之间产生良好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也将官方推广的揭榜宣传(大众传播),与乡邻舍里之间的日常交流(人际传播)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传播效果十分明显。

(三)揭榜是合适、高效的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也称传播渠道、手段或工具,狭义上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或技术手段;广义上还包括传媒组织、机构。传播媒介将传播过程中的基本因素有机串联起来。而传播媒介技术,是人类为提高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技术等的总称[31]54。人类历史上每次传播媒介技术的进步,如文字、印刷术、多媒体、数字网络等,都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传播、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雕版印刷的广泛采用,揭榜成为了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能够通过某种手段大量复制、生产信息。雕版印刷的揭榜,能够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地复制占城稻的有关信息。此外,在没有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古代,显然书面文字的信息是传播复杂信息、科技信息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四)传播效果和反馈

现代传播学认为反馈是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回应,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传播者的重要意图之一就是获得反馈讯息[31]54。反馈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传播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传者对传播者的良好反馈。如果不存在反馈,或者反馈延迟、微弱的话,就会严重影响传播效果[33]。

占城稻的推广过程中,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馈行为通常是:农民将种植占城稻过程中的问题,反映给农师等基层的传播者,如是一般的栽培耕作的问题,就地改进后再向农民宣传;而如果是灾害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再上溯到更高层的传播者,经过条分缕析,再将改进后的措施,通过揭榜,广而告之。如前文提到的,占城稻在不同纬度地区种植,由于光温条件不同,需要调整播期。而类似于这样的措施,显然不会在最开始推广中就会出现,必然是在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馈后做出改进和提高。通过这种反馈,传播者不断改进传播信息的质量和形式,创新宣传方法,从而提高受传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进而改善占城稻的种植、耕作方式,极大提高了占城稻的推广效果。

总而言之,占城稻在北宋的推广过程中,揭榜将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从而起到了重要的传播媒介和途径的作用,为当时的水稻乃至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1占城稻在北宋的揭榜传播流程

五、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启示

回顾揭榜对占城稻推广的促进过程,通过传播学方法解析后,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宋代科技、政治、文化的认识,而且对当前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传播,确保信息权威、可靠、及时

政府作为重要的信息源泉,实际上也是最上游的传播者。加强农村科技传播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34]。因此在农业科技传播中,政府应高度重视,给予各种政策和措施的支持、扶持,对一些耸人听闻、无中生有的流言和谣言,要及时进行信息的权威发布,从源头疏堵[35]。

而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基层农技人员等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或者说是最前沿、直接面向受传者的传播者[36],要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业科技知识。

(二)传媒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传播

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传播媒介技术的进步,会大大提高传播媒介承载、传递信息的能力,可以推动和促进传播过程,显著提高传播效果[37]。从雕版印刷的揭榜对占城稻推广的促进,我们不难看出,传播媒介的发展、进步必然会促进知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而出版传媒技术本身的进步,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开创的网络信息时代正以惊人的速度、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生活。同样在农业科技传播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优势,更要恰当利用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兴的传播媒介,开辟农业科技传播的新阵地。

(三)农业科技传播应注意内容和形式

广大农民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受众。而由于受到教育程度、科学素养等的限制,农民对农业信息的关注不够、理解度普遍较低。此外农民更愿意通过印发的纸质资料、专人培训的方式,获得农业科技知识,而对网络、多媒体等新兴媒体比较抵触[38]。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年龄、知识、性别结构等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因此,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业科技传播要充分了解农民受众的个体特点,因人而异,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和推广。内容上要通俗直观易于理解;形式上要赏心悦目,亲和力强;宣传手段要多管齐下,充分发挥传统的平面传媒、现代的数字传媒的各自优势,做到生动直观、信息量更大、时效性更好[39-40]。

六、结语

雕版印刷揭榜大量复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将信息由传播者传递给受传者,从而串联起传播过程的各个基本因素,使占城稻的推广更加高效和迅捷。回顾占城稻的推广过程,揭榜这一传播媒介,无论是对当时的农业还是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古为今用,对我们当前的农业科技传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规划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IKEHASHIH.Domesticationandlong-distancedisseminationofrice:arevisedversion[J].RiceResearchOpenAccess,2014(3):128.

[2]GUEDESJD,JING,BOCINSKYRK.TheimpactofclimateonthespreadofricetoNorth-EasternChina:anewlookatthedatafromShandongProvince[J].PlosOne,2015,10(6):416-423.

[3]游修龄.占城稻质疑[J].农业考古,1983(1):25-32.

[4]郭晔旻.经海路传入的经典外来作物占城稻改变舌尖上的中国[J].国家人文历史,2015(11):72-75.

[5]黄桂.关于占城稻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4):19-25.

[6]徐晓望.《占城稻质疑》补证[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3):64-66.

[7]陈志一.关于“占城稻”[J].中国农史,1984(3):24-31.

[8]谷跃东.试论宋代占城稻在我国的推广与影响[J].怀化学院学报,2015(4):32-34.

[9]李爱军.我国北宋时期占城稻的推广与发展[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18(2):65-67.

[10]脱脱,等.宋史: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4162.

[1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64.

[12]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3]伍光和.自然地理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4]曾雄生.试论占城稻对中国古代稻作之影响[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10(1):61-69.

[15]严火其,陈超,夏如兵,等.宋代占城稻的引进与气候变化[J].中国农史,2013(5):9-17.

[16]朱星宇.北宋占城稻问题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83-84.

[17]FUKAOT,YEUNGE,BAILEY-SERRESJ.ThesubmergencetoleranceregulatorSUB1Amediatescrosstalkbetweensubmergenceanddroughttoleranceinrice[J].PlantCell,2011,23(23):412-27.

[18]殷三,李浩.明代诗词中的稻作文化知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2):128-133.

[19]曾雄生.中国历史上的黄穋稻[J].农业考古,1998(1):292-307.

[20]BARKERR.Theoriginandspreadofearly-ripeningChamparice:it’simpactonSongDynastyChina[J].Rice,2011,4(3):184-186.

[21]周方高,宋惠聪.略论宋代的农业技术推广[J].中国农史,2007,26(1):18-23.

[22]徐燕斌.宋明榜文类别述考[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1):27-32.

[23]邱志诚.宋代农书的时空分布及其传播方式[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30(1):55-72.

[24]殷三,李浩.雕版印刷对宋元时期农书传播的促进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67-17968.

[25]杨军.宋代榜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48-57.

[26]周方高.宋代农业管理若干问题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1-60.

[27]程松.宋代农业管理机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9:11-34.

[28]岳毅平.宋朝农业经济政策探析[J].安徽史学,2005(6):5-8.

[29]赵晓倩.榜文与宋代地方社会治理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3:12-14.

[30]杨军.宋代榜文与政治信息传播:基于政治传播学视角的分析[J].思想战线,2015,41(3):146-152.

[3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2]李南田.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2,18(4):123-126.

[33]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6-47.

[34]陶贤都,李浩鸣.大众传媒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功能与路径拓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7(4):157-159.

[35]杨澜涛,安娜.转基因农作物研发的伦理困境与思考:从湖南黄金大米事件谈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138-144.

[36]申红芳,廖西元,王志刚,等.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参与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1-6.

[37]吴廷俊.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2001:1-7.

[38]谭英,陈宏,边全乐,等.媒体传播对农业政策执行和科技推广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326-328.

[39]王子齐,吴敬才.农业科技传播新体系及其主要模式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15-18.

[40]牛耀红.“新农人”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0(3):1-7.

ThePromotionofOfficialNoticeforChampaRiceExtensionfromModernCommunicationPerspective

YINSan1,LIGuo1,ZHAOHong1,LIHao2

Abstract:DroughtresistantricewasmuchneededintheSongDynastyduetofrequentclimatechangeanddroughts.Asanadaptable,droughtandfloodresistant,quick-maturingrice,ChamparicewasplantedwidelyinChinaduringtheperiod.Afewscholarshavenoticedthisphenomenon,butthecommunicationprocesshasnotbeenpaidenoughattention.Itwasofficialnoticethatplayedanindispensableroleinext

传播学考研(传播学考研考什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