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考研(中央音乐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中央音乐学院考研,中央音乐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他们在海拔4200米的西藏日喀则成立了“珠峰少年合唱团”,用音乐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他们在浙江宁波童一村为平均80岁的老人们组建了民乐团,富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在河南兰考用焦裕禄同志亲手栽下的泡桐树发展民族乐器产业,助力打造地方特色名片,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他们就是中央音乐学院培育的新时代文艺青年,他们正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的身份,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用奔赴祖国各地的青春壮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脚步丈量广袤的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2020年起,中央音乐学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计划,通过选留中央音乐学院优秀硕士毕业生,派驻祖国各地,深入基层,扎实开展用文艺振兴乡村的任务,用真情温暖人心,用文艺服务人民。先后派出30余位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宣讲师,覆盖了西藏日喀则、河南兰考、河北阜平县、宁夏永宁县闽宁镇、浙江宁波鄞州童一村、贵州黔西南、陕西延安志丹县、青海化隆、山西吕梁、甘肃陇南等13个省(区)17个地区开设“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基地”,还在全国832个脱贫县陆续建立8000余所“中央音乐学院乡村音乐教室”,发起成立“全国高校文艺志愿服务联盟”,汇聚更多青年文艺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帮扶之路是对他人的帮扶,

更是对自己的历练

2021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选派的两名优秀宣讲师漆微微和耿牧遥,带着学校的嘱托赴贵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活动,扎根基层,积极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将党的声音和对人民的关怀用音乐传递到大街小巷,传递到孩子们的心中。

▲漆微微(右二)

▲耿牧遥(右一)

到了当地,随着了解的逐渐深入,漆微微发现当地众多优秀的民间文化如八音坐唱、布衣小打等面临传承难的问题,这些艺术形式仅流传于老一辈人手中。

于是漆微微从传承入手,走街串巷,寻找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民族乐器爱好者,逐步组建起一支文艺志愿服务队,她们带着各色民族乐器一起下乡、进校园、进社区,为这里的人们带来视听文艺宣讲活动。得到当地人的认可和欢迎后,她开始有了信心,坚定了文艺可以服务人民,更可以振兴乡村的信念。

她设立了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笛子社团课、建立黔西南州第一支学生民族乐团。在乐团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孩子——小陈芯,她自小失去了父母,随爷爷奶奶跟着易地扶贫搬迁大队搬迁来到兴义,爷爷长年在外打工,奶奶每天也要工作养家,大部分时间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在家。于是漆微微每周定期给孩子进行公益一对一单独辅导,希望圆孩子一个音乐梦,也尽可能为孩子缺失父爱母爱的童年带来些许温暖。

漆微微说:“帮扶之路,不仅是对他人的帮扶,也是对自己的历练。回望刚来时青涩懵懂的学生模样,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坚定果敢、敢担起担子为他人服务,挺身扎进乡村振兴行列的实践者。”

耿牧遥跟随学校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并在这里长期派驻,从一直在象牙塔的学生角色转换成为祖国奉献的青年文艺宣讲师,无论是心态还是生活重心都发生了很大的蜕变。

兴义中学是当地为数不多具备培养艺术特长生资质的学校。但一直以来,能够走进国内顶尖艺术院校的考生却是凤毛麟角。来到这里后,减轻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负担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她不断优化自己的音乐教程,运用自己所知所学为他们补充音乐知识,用生动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熊健佑是学校器乐演奏能力较强的艺考生,耿牧遥为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每天督促她跑步,补齐她气息和形体上的短板。

临近期末,兴义市民族师范学院迎来了新校址的搬迁,搬迁工作影响到了学生们对琴房的使用。为了不耽误大家练琴和学习,耿牧遥和学院老师们利用晚上课余时间给学生们补习,帮助他们顺利通过期末考核。

耿牧遥说:“青年有为得益于文化的滋养,亦离不开远大的志向和深厚的情怀。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在精神上追求有为。”

在青藏高原逐光而行

声乐歌剧表演专业的鲁颐诺,毕业后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被派驻到西藏日喀则进行文艺志愿服务和教育帮扶工作。在面临毕业后的未知与选择时,她也一度感到迷茫:“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追求安逸快乐的人,日子过得波澜不惊,生活中也总是缺乏激情与挑战,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

一开始她有些格格不入,远离家乡,水土不服,记得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她回忆当时的自己,就像一只害羞的鸵鸟,尽管极力控制,可慌张、无助还是时不时地出现在脸上。于是,她第一次开始思考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当时,日喀则珠峰少年合唱团只有几名成员,鲁颐诺骑着电动车,用一周的时间走访市内4所小学,精心挑选了30多名有天赋的孩子,对他们倾囊相授,严格要求。尽管面临严重高反,每天需要吸氧,鲁颐诺依然白天上课,晚上输液,胳膊严重肿胀,但绝不能耽误上课。“害怕让孩子的期望落空,这是我第一次深刻领悟到了‘老师’这个词的意义。”鲁颐诺说。

▲ 鲁颐诺为日喀则中央音乐学院乡村音乐教师的孩子们上课

定日县尼辖乡中心小学在珠峰脚下,海拔4300多米,学校配备了很好的硬件设施,却一直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鲁颐诺到了这里,才发现中央音乐学院乡村音乐教室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么梦寐以求,于是她身上又多了一层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仅传授知识,也给他们带去希望。

在鲁颐诺的推动下,目前,中央音乐学院乡村音乐教室实现了日喀则地区228所小学全覆盖。经过不懈努力,珠峰少年合唱团已经成为日喀则市第一合唱团,很多重要活动演出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鲁颐诺也逐渐融入当地工作中,她帮助黑龙江援藏合唱团排练,为全市艺术团培训声乐,到福利院献爱心,“那种充实和成就感是来之前从未体验过的。一个人的价值往往是被别人需要着,青春就要走向需要我们的地方,希望青春与歌声盛开在雪域高原。”

毛俊澔也是派驻到青藏高原上的文艺宣讲师。他曾是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获奖者,他曾认为聚光灯下才是学有所成的唯一体现。直到2021年,毛俊澔在毕业典礼上看到了中央音乐学院首位派驻青海化隆宣讲师彭荟宇的宣传短片《心栖高原不负韶华》,大山阻挡了孩子们的脚步,却拦不住对音乐的向往。

▲毛俊澔(左一)

这个大山里的孩子名叫拉毛才项,一直怀揣着音乐梦想。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买乐器,便用塑料桶、椅子和木棍为自己制造了独一无二的“鼓”。他像众多山区孩子一样,一直想走出大山。直到彭荟宇老师来到了他的身边,每周往返8个小时的山路去给他上课,一步步带着他来到了北京,走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舞台。舞台上那一阵阵铿锵有力的鼓声,传递着他的梦想和希望。

看到这个故事后毛俊澔深受感动,毅然决定报名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的岗位,开启了他不一样的人生选择。

他接过了彭荟宇手中的接力棒,来到青海海拔3000多米的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化隆中心。初到化隆,严重的高原反应和对当地文化的不适应使他一时很难找准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但当他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他开始思考如何真正实现自己作为宣讲师的意义。

毛俊澔说:“青春就像一场接力,我愿接过青春的接力棒,用责任与奉献点亮自己的人生,用艺术延续孩子们的梦想,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勇敢面对一切挑战。”

做一粒种子,播撒希望

陶冶、曹嘉琦作为2021年第一批中央音乐学院驻山西吕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两位文艺宣讲师,已驻扎在吕梁一年半的时间,正值青春年华的她们走进大山,演绎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她们并没有因为陌生的环境和语言的不适应而受影响,当真正深入吕梁扎根基层后,带给她们的是心灵上深深的震撼,艺术对于吕梁孩子的成长来说,像是打在心灵上的一束光,他们并没有因为艰苦的环境而影响学习,起早贪黑地练功,如饥似渴地学习,孩子们对艺术的渴望成为了两位宣讲师留下来的动力。

▲陶冶(前排左三)

▲曹嘉琦(右二)

她们不仅是教育帮扶的教师,也是这些留守儿童的朋友,是吕梁红色文化宣讲人,更是老乡们了解新思想、新政策、新风尚的有力帮手。在这里,两位宣讲师正用自己火热的青春,通过艺术的力量播撒新时代文艺火种,播撒爱心与希望。陶冶说:“我们的职责就是去传播最新的音乐思想、音乐理念,提振人们的精神力量,振兴乡村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曹嘉琦说:“走到人民中去,去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同时在乡镇、农村去宣扬新思想、新风尚,把音乐带给他们,让音乐走进他们的心里,走进每一家每一户。”

2021年初,电视剧《山海情》火遍大江南北,讲述了西海固地区人民响应国家东西协作扶贫政策的号召,在福建的支援帮助下,一路攻坚克难、不断探索,用劳动创造价值使得当地人民逐渐过上美好生活的真实故事。它让我们了解到,青年人参与乡村振兴,可以打破阻碍城市与乡村流动性最关键的“闸口”;可以让新的理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需求信息如潮水般涌进偏远地区;可以通过所学所见为当地人民注入新鲜血液,培育时代新人。

如今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早已看不到“苦瘠甲天下”的影子,当年的闽宁村已经成了闽宁镇。

202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和音乐教育学专业的肖澄迎,偶然间看到宣讲师用文艺振兴乡村的故事后深受感染,一心向往能和他们一样奔赴祖国各地绽放青春。2021年,中央音乐学院面向全国高校发起倡议,成立了“全国高校文艺志愿服务联盟”,肖澄迎如愿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驻扎宁夏闽宁镇文艺宣讲师,她踏上西北戈壁小镇的黄土地,来到宁夏闽宁镇担任孩子们的音乐老师,开展新时代文艺宣讲与乡村音乐教室建设工作。

▲肖澄迎(右一)

肖澄迎说,小时候,妈妈多次带她前往少数民族边疆地区进行社会实践,与偏远地区孩子们的屡次相逢,拉近了自己和他们的心灵距离。同时,电视剧《山海情》看得她热泪盈眶,30多年以来,老一代移民从贫瘠的西海固搬迁到闽宁镇的励志精神,也让她热血澎湃。来这里,是她的选择,也是一种缘分,她要和那些奋斗者一起为闽宁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努力。

在贺兰山脚下,在戈壁荒滩,肖澄迎定下了自己的闽宁誓言: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行动是青春最有效的磨砺。我不希望自己是来这里打卡的“游客”,来了又走。我希望自己成为一粒种子,通过我的努力,在这片戈壁滩上,为闽宁镇的孩子们播撒下音乐的种子和想象,并让它萌芽生长,哪怕不能荒漠变绿洲,至少也可以为他们增添一些色彩和乐趣。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这些年轻的文艺宣讲师的故事还在接力,他们以行动彰显使命和担当,不负青春之年,不负时代之托,用奋斗谱写一首首新时代的青春之曲,把音乐的火种播撒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中央音乐学院供图

2022年8月2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走出象牙塔,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责编:张海宁

中央音乐学院考研(中央音乐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