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学研究(国家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医学研究,国家医学研究中心

作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昨天(5月9日)下午,苏州市医教研产融合发展推进会召开,正式成立苏州市医教研产创新中心,授牌首批苏州市医教研产融合发展示范单位及首批苏州市医学伦理审查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多家医疗机构和在苏科研院所、创新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苏州卫生健康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苏州市政协副主席曹后灵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顾晓松,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叶阳,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孙奋勇,市政府副秘书长谢飞,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党工委书记钱福良,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章鸣林,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钱艳虹等出席会议。

曹后灵强调,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围绕“双核多极”,超前谋划产业布局,培育创新产业生态,倾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地标,全市医疗服务、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能力不断提升,健康医疗大数据、重点实验室、院企合作等平台载体建设全面推进。下一步,苏州要加强能力建设,强化全链条支撑,进一步拓展医教研产融合通道,加快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水平、临床试验承接能力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要完善服务保障,释放全产业活力,持续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系统;聚焦重点需求,打造高水平成果,加大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研究与创新,加强高水平科研产出成果转化;要把握关键要素,创建高集群产业,努力创建合作面广泛、产业链完整、产品线众多的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顾晓松,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孙奋勇分别做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趋势、科技创新与临床医学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研究型医院建设、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建设等主题交流。

会上,曹后灵、詹启敏共同为苏州市医教研产创新中心揭牌。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与苏大附一院、苏大附儿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苏州市立医院与江苏省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签署科技成果转化框架合作协议、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签署合作意向。

苏大附一院、苏大附二院、苏大附儿院、苏州市立医院、苏州市疾控中心、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中科苏州药物研究院、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等11家单位,作为第一批苏州市医教研产融合发展示范单位,获得授牌。

同时,苏州市医学伦理审查联盟首批联盟成员单位代表获授牌。该联盟由苏州承担临床研究(包括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等)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组成,首批成员单位27家,旨在创新推进区域医学伦理审查结果互认,不断提升苏州医学伦理审查水平,优化临床试验机构服务能力,助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的共同参与。”接受记者采访时,詹启敏对苏州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发展充满期待,“相信两者的相辅相成,会吸引更多人才来到苏州,投身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

“在创新药物的临床资源对接,科研合作平台的搭建,院企、院所、院校合作等方面,过去这些年苏州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采访中,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章鸣林介绍,近年来,苏州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此次召开医教研产融合发展推进会,正是希望继续落实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让“生物医药看苏州”成为鲜明标识。

章鸣林主持会议并表示,接下来,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型医院等平台建设,苏州市卫健委将在各大医院、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搭建桥梁,通过共享医院实验室、生物样本库、病历资源等形式,加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和国内高端的研究机构、顶尖的医疗资源精准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会上,苏州市工信、卫健部门分别解读苏州市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政策解读及卫生健康事业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政策措施。

新闻多一点

2022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产值达2188亿元,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同处于全国第一方阵。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和产业、技术、人才竞争力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市共4个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吴中经济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围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50强,数量全省第一。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loBAY)

目前,苏州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近4000家,其中上市企业33家,4个产业园区入围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50强。全球医药10强和医疗器械10强中均有5家落户苏州。2019年以来,先后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市建有国家科研院所16家,国家级重点平台20家,并成功获批首个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集聚20个院士团队、国家级人才计划87名,带动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6万人。有6所专业高等院校,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基础雄厚。

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在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积极向卫生健康倾斜,全市医疗服务、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能力不断提升,健康医疗大数据、重点实验室、院企合作等平台载体建设全面推进。现有三级医院27家,其中三甲医院14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搭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转化和人才培养平台,建有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医学重点学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6个,51个学科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100强。2022年底,全市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医院达到19家144个专业,具有一期临床试验资质的医院7家,位列全国第13位。

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园(LifeBay)

据悉,苏州近期将出台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能力相关指导意见,聚焦解决我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发展需求,完善体系建设,提高临床研究创新能力,加大临床研究专项投入,组建临床研究专业队伍,强化临床研究规范管理,推进临床研究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卫生健康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市立医院总院(市太湖新城医院)

十四五期间,苏州将继续落实推进省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医疗平台辐射引领、临床试验协作优化、鼓励考评机制完善、医教研企有效合作、创新产品临床应用、融合通道拓展创新六大方面。全市三级医院力争达到36家,三甲医院达到20家。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立苏州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新药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协作模式,依托在苏高校、高等级科研院所、高能级科技智库等平台,促进医药研发、临床试验等科研合作与精准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此外,还将探索与工信、科技、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联合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型医院等平台建设,支持本地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及转化。

来源:苏州健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国家医学研究(国家医学研究中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