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考研(学科教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学科教学考研,学科教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展示课是一个学习和借鉴的过程

是一个交流与探讨的平台

是一个反思与提高的途径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

2022年9月15日

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

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

南京市第十届“学科教学带头人”

(小学科学)展示活动

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行

现场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叶兆宁老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科学教研员杨健老师,各区县小学科学教研员和部分科学教师,另外本场展示活动同时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向全市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展示。

本次展示活动由当选为南京市第十届“学科教学带头人”(小学科学)的教师带来3节展示课、1个教学主张分享,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姜玲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热对流》,江宁科学园小学李飞老师分享的《与小学科学相伴前行》,溧水区白马中心小学的汪志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土壤的类型》,南京市小行小学的蒋寅凡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的《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活动最后由叶兆宁教授进行专家点评。

课堂展示

姜玲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烧开水”这一生活情境进行完整描述,提出想研究的问题。聚焦“烧水时,水是怎么变热的”,独立思考、画图呈现假设,分享观点思维交互,小组实验收集信息,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合理解释水变热的过程,初步建构热对流的概念。

李飞老师从与小学科学的结缘说起,认为要坚持上好常规课,对于科学学科有着不离不弃的朴素深厚的情感,并阐述了以“深度学习”为主旨的个人教学主张。

汪志平老师带领学生关注身边的资源——土壤,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做泥玩具”活动为主线,基于观察到的土壤颗粒的不同,选一选、做一做,发现不同土壤的不同特征。利用模型直观呈现不同土壤的结构,引导学生将土壤特征与结构建立联系,深度理解土壤的类型,启发学生思考不同土壤的功能。最后汪老师还带来了由家乡沙质土种植的花生与大家分享。

蒋寅凡老师带领学生聚焦化石,了解化石的形成,重点通过对一组结构化的化石标本进行深度观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多角度的合理推测,在跨越时空的科学探究体验中,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化石的方法,发展论证思维。

专家点评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叶兆宁副教授

活动最后,叶兆宁教授对3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指导,充分肯定了3位上课老师对学生学情的理解,对课堂的把握和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还分别对3位老师课的可圈可点处进行解析。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科学教研员 杨健老师

市教研员杨健老师借由本次展示活动,对科学教师提出新的希望:要“守正创新、胸有成竹、淡定从容、神来一笔”,基于课程标准、儿童发展,用一节课只画一棵竹子,以儿童为主体,充分捕捉、利用课堂生成,用神来一笔,创新课堂、创新学习新路径。

团队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科学教研组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坚持“实验与爱同行”的办学主张,为学生自主生长、自由生长、自然生长创建平台。经过学校十多年的探索与努力,在科学教育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荣获了“首批‘做中学’实验校”

“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

“全国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

“南京市星光项目基地学校”

“南京市创客联盟校” 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并于2016年获批

“江苏省首批 STEM 教育试点学校”

2017年荣获

“江苏省 STEM 教育项目学校”

“江苏省 STEM 教育项目单位”

2018年荣获

“南京市特色 STEM 示范项目研究学校”

就在今年2022年学校又通过了

“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复核

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

“玄武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单位”

第三次被评为玄武区科技创新区长奖

“优秀组织单位”等

科学教研组是一支奋进的教学团队,共有7名成员,其中南京市科学学科教学带头人1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1名,玄武区学科带头人1名,玄武区优秀青年教师1名,其他老师均为各年级优秀科学教师。

未来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进一步

基于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课程开发

与实施迭代的要求

继续秉持“实验与爱同行”的行走方式

着力科学学科育人彰显全人视角

为了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的生长

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拟稿人:杨婷

审稿人:周卫东

审核人:陈克俊、李丽

发布人:张舒

学科教学考研(学科教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