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考研(逻辑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逻辑学考研,逻辑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昆山陆家镇在有限的空间里打破思维和资源的桎梏,扩展无限的发展边界——

“螺蛳壳”的精明发展逻辑学

□苏报驻昆山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

11月8日,快仓智能华东总部,新下线的C56鸿鹄机器人有序穿梭,不同箱型货品存储一气呵成。根据当前发展速度,去年企业签约时的3.2万平方米厂房已经捉襟见肘。

快仓之“快”,映射陆家之“变”。求新图变是小镇的不懈追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总面积35.6平方公里的陆家,作为昆山“块头”最小的镇,坚持“螺蛳壳里做道场”,将每一寸土地用到极致,持续布局新赛道、拓展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陆家镇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明增长的发展哲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力度,在有限的空间里打破思维和资源的桎梏,扩展无限的发展边界,努力提升经济、民生、党建的“亩均效益”,探索“小而新、小而精、小而巧、小而特”的乡镇内涵式发展美学。

捅破“天花板”,抢先布局产业创新“三条赛道”

在经济学领域,有一个名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模型,可以通俗地描述为“天花板”,即生产的最大可能性,再大就不可能发生。

一般来说,“天花板”的高度由生产要素、生产技术、市场需求等几方面因素决定,由于缺少土地、劳动力等优势,陆家注定不能走传统的资源转化式规模扩展路径。

“产业没有‘天花板’,有‘天花板’的是思维。”陆家镇党委书记方勇说,陆家镇坚持将小空间变成大集群,让小平台成为大产业,用小载体撬动大发展。

2021年10月27日晚,上海浦东,昆山市陆家镇智能产业机器人推介会会场,40多家国内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先企业负责人应邀而来。“在陆家及周边地区有着智能机器人巨大的应用市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可以说是占着天时、地利、人和。”方勇说。

靠着一股“抢”劲,全球领先的柔性化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斯坦德来了。原为纺织用地的华成智能机器人产业园被重新激活,通过“引来一个,带来一串”的联动效应,陆家吸引10余家智能机器人企业先后落户,蓄势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长三角最具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中心”。

智能机器人只是陆家布局的三条产业创新赛道之一。

今年6月,中韩医美生物科技(昆山)产业园规划发布,首批14个入园项目签约。陆家又一老旧工业小区,开启了“美丽蜕变”的新征程。

这是一次全新起跳的机遇,产业园将聚焦“中国的大市场+中韩的强技术”,以“研发+孵化+制造”为支撑,主攻医美器械材料新科技、中医医美技术研发,并提供线下体验,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又一个规模百亿级的特色产业创新集群。

“出奇制胜”的智慧农业落子布局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面对一无广袤农田、二无丰富农业资源的不足,陆家镇同样发挥“敢抢”的精神、服务的优势,引来中国农科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苏州)落户,并设置设施园艺智能装备研究院、国际设施园艺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打造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运用示范区和未来农业“最佳窗口”。

崛起“新城里”,全面刷新群众“幸福指数”

11月初,来到菉葭生态园吴淞江沿岸,金灿灿的向日葵和各色花朵正在秋风里盛开。穿梭在18万平方米的花海,好像走进了梵高的画里,相衬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美不胜收。

十年来,陆家镇厚植吴淞江、夏驾河等生态优势,实施一系列生态整治提升工程,串联起沿线周边的郊野公园、特色田园,进一步健全完善陆家镇生态廊道网络,打造出了一条“蓝绿交织”的滨河生态景观廊道。

让人民的笑容更灿烂,发展成果与民共享,这是陆家镇始终坚守的发展初心。近年来,全镇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不断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全面刷新“幸福指数”。

交通是城市的“大动脉”,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军”。立冬时节,苏州轨交S1线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地面施工,这条连通苏州、上海的线路横穿陆家,设有菉葭、神童泾、夏桥三站,小镇居民上前一步,可享三城繁华。

以此为契机,陆家做足“轨交文章”,注重功能拓展,着眼品质提升,加快轨交S1线菉葭站TOD项目开发,带动城镇配套功能、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打造“一岛一仓一园”,即菉溪岛、陆家仓、菉葭园,建成带动老镇区发展的核心综合体和多维度多层次的全慢行体验区,形成城水共生、站城一体的天空花园。

有空间布局的跃升,更有现代治理的升级,陆家要“面子”,也要“里子”。

看一组民生数据。新建各类学校8所,新增学位8710个;第四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家庭医生工作室实现小区全覆盖;建成启用苏州首个“民办公助”养老护理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5个农贸市场完成标准化改造;新改建公共厕所43座……日趋完善的公共服务,更加贴心的民生保障,让陆家居民感受到最真切的幸福生活。

陆家外来人口占比超一半,人民群众共享社会治理成果是这座“小镇”的大目标。陆家镇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将志愿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精神文化点亮百姓生活。

邹家角社区共有10000多名居民,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非昆山户籍。这样一个人群多元化的庞大社区,近年来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省生态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为了及时“听”到各方面的声音,邹家角社区设立“民生会客厅”,定期组织“党群议事会”“居民听证会”“邻里协调会”,把居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需求作为第一要务。

同时,通过“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的工作方式,做到居民信息“一目了然”“心中见底”;设立党群服务点、志愿者服务站等让群众随时“看得到”“找得到”,着力打造陆家社区治理的“最佳角”。

打造“尖兵团”,干部队伍“个体像鹰、团队似雁”

“八年前,遇到难题,经常犯愁。”回忆起刚被派到昆山陆家镇神童泾村工作之时,顾晓明坦言,那是一段难忘的工作经历,也是一次人生历练。如今,顾晓明是陆家镇邵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发展蒸蒸日上。

同样的土地,同样的种子,不同的人耕种,会有不同的收获。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为政之道,首在用人。

陆家镇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持续走好“选、育、管、用”四步棋,实施中层一把手“菉葭战队”训练营;启动青年素质提升工程4.0等,扎实推进“头雁+雁阵+雏雁”分类培养工程,为陆家奋力打造全国一流产城融合示范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思维要有‘小马达’,思想要有‘定盘石’;手上要有‘金刚钻’,脚下要有‘泥土味’;骨子里要有‘真血性’,心中要有‘严敬畏’。”在陆家镇一次年轻干部“三新”培训班开班仪式上,面对20名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方勇提出了这样的标准。

陆家镇党委副书记高燕说,通过挂职锻炼压担子,破解干部的本领恐慌,采取机关青年到社区、企业一线“墩苗”,基层青年到昆山市镇两级部门“进修”的双向交叉挂职模式,让优秀青年通过角色转换和岗位锻炼,补足工作经验、补齐业务短板。

为了助推年轻干部快速成长,陆家镇开展“青蓝结对”年轻干部培养工程,1名班子成员结对3名“8590后”优秀青年,注重实战化历练,压实工作担子,把年轻干部送到矛盾突出、任务担子重的岗位锻炼。在疫情防控、“331”专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让年轻干部带头下沉一线、带头联系服务群众,深化“党群联系服务日”机制,让干部在一线锻炼、一线成长。

“选拔出来的年轻干部得到了素质和能力双提升。”陆家镇党委组织委员钱小翀说,坚决破除论资排辈、隐形台阶。2017年以来,410多名参加轮训的年轻干部中,有76名获得提拔重用,激活了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为推动陆家高质量发展储备了充足的“动能”。

逻辑学考研(逻辑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