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考研是怎么样的,考研究竟有多累




大家好,考研是怎么样的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考研究竟有多累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考研是怎么样的和考研究竟有多累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对于考研,你有什么看法
  2. 你为什么选择考研,考研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3. 考研究竟有多累

一、对于考研,你有什么看法

1、2020年考研人数341万,2021年超过400万妥妥的。

2、为什么这么多人考研,其中一多半还属于往届生,也就是已经接触了社会,有明确的考研动机。

3、具体到个人,是否适合考研得看自己的实际情况,例如医学类的,考研后四证合一,必须得考,不考的话,得多耗费几年时间,还不算以后评职称什么的。

4、例如师范类专业,心仪的学校就要硕士学历,能怎么办,只能考研。甚至包括一些理工类专业,想去的公司门槛就是硕士,也只能去考,现在考研的人多,主要是每个人在自己职业规划中,学历已经是限制因素。如果你想当大学老师,不考博可以嘛?

5、与此同时,也有很多跟风考研的,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以后干嘛,对以后缺乏规划,觉得身边的人考,自己也跟着考,特别在校大学生,跟风考研的比例很大,同时放弃率也很高。

6、最后总结下,是否适合考研,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跟风,不盲从。

二、你为什么选择考研,考研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1、先写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吧,不是当下的事儿,而是前十几年的。当年,我硕士毕业,女友大学毕业,我们回到我的家乡小城,顺利进入一家著名央企所在小城的基层大厂。那个时代,央企一个基层企业就是一座城市。我因为是研究生毕业,在一线实习一年后,被选拔到厂机关工作,我女友就惨了,就在一线工作,也得不到重视,在一个昏暗的办公室里打杂,几个老师傅每天就在那里抽烟打牌,搞得乌烟瘴气的,她都快疯了,每天就埋头看书,想着考研跳出这个暗无天日的单位。

2、像我女友这样的本科生,身边比比皆是。当年大学毕业后,没有强硬关系的孩子,最终都要去基层一线工作的。那个工业大干快上的年代,对大学生并不是很重视,有些老师傅还讨厌这些细皮嫩肉、不肯下力气挖沟的大学生呢。所以,大学生在基层做着脏乱差的打杂工作,不甘心的人,只能通过考研跳出“天坑”了。我们那一批来的大学生,有20%后来都考上研究生“逃出生天”,最好的一位女同学居然考上了清华的研究生,目前在北京工作,收入是以前工资的10倍,嫁给一位家里有钱的大帅哥,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用她的话说,如果不考研跳出来,可能只能在小地方嫁给一个科级干部的儿子,过着傻乎乎的财迷油盐酱醋茶的日子了。

3、我在这件单位发展还是比女友快的,混了几年,混到了小中层,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资三千五。于是跳槽到北京,女友也考上北京研究生,辞职跟我北上。三年女友毕业,我也升职加薪,顺利在北京落户扎根。一晃已经是N年前的事情了,前不久回到家乡小城,看望那些同学、同事、发小,发现这些年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依然很稳定,长期在底部徘徊,还是三四千元的水平。可是在北京,我们几乎每年都在提职加薪,收入水平早已远远超过跳槽前的水平。

4、那么,回到这个问题,考研到底对一个人多么重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种说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一个尺子量所有女人的腰。考研,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没有找到好工作,继续深造一下,争取更多的机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增加选择好公司的筹码;对有些人来说,就是为了逃避进入社会的恐惧;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就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比如,入职到偏远地区的公务、事业、国企等体制内的本科生,要么是辞职,要么是考研重新换一条赛道。

5、对于当下来说,就业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全国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结构化矛盾,每年毕业生高达900万,按道理说,如果平均分配到全国,这点数量很快就被全国的海绵吸收掉了,但是,这900万毕业生,86%的人选择去一二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很少有人愿意去支援西北部落后地区,很少有人愿意回到家乡小乡镇就业。人人都向往更美好的生活,这无可厚非,当900万毕业生涌向好城市好地区时,竞争的结构性矛盾就加剧了分化,好城市好公司好岗位,那真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比如,有些部委的好岗位报名比例万比一,说是万里挑一真不过分,可是偏远的一线岗位,本科生就无人问津了,越是需要人才的西部落后地区,反而招不到高层次的人才。

6、既然大家都向往一二线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城市,都向往省市级以上的公务事业岗位,都向往央企国企位于城市总部岗位,都向往在大城市扎堆的高薪民企和外企,自然造成招聘门槛的水涨船高。比如我们集团公司,去年响应号召扩招毕业生一万人,大约分为六个层次:

7、第一层次,位于北京总部的岗位,基本都是招聘清北硕研、博研毕业生,以及全球TOP30的留学生。

8、第二层次,位于北京的在京单位,基本都是招聘985硕士以上毕业生。

9、第三层次,位于省会城市的央企二级公司的机关岗位,基本也是985/211硕士。

10、第四层次,位于中等城市的央企三级公司的机关岗位,基本也是985/211本科或其他学校的硕研。

11、第五层次,位于县城的央企四级公司的管理岗位,基本也要求一本学历。

12、第六层次,位于县城一下的央企五级一线基础岗位,基本要求是二本以上学历。

13、这说明两个问题,层次越高,平台越大,发展空间越大,薪酬福利越好,对学历的要求门槛越高,因为报名的人乌央乌央的,单位自然就抬高门槛,尽管一些岗位其实要本科生就足够了,但是在供大于求的环境下,单位也吊足了胃口,非名校硕研不要了。一来是为了装门面,公司宣传时,可以说我们的硕士学历比例高达90%以上,二来为了节约成本,同样的薪酬,招到高学历的就赚着了呀,用本科生的薪酬就可以找到硕研。三来也是为了避嫌,这么人竞争,你招个本科生,别人就说你有猫腻,你招个北清的硕研,别人就说你有格局。比如,某金融央企招了10人,9个是名校硕研,第10个是一个二本,网上议论很久。

14、以上,是从就业市场和职场发展的维度,站在企业角度分析的,那么,从个人角度分析,考研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了,你进入中低层次的职场时,智商都够用了,本科生能进入大门,发展与硕研没有太大区别,拼得还是基本实力和踏实肯干的作风。但是,你进入中高层次职场时,学历首先就是一块敲门砖,不是研究生学历,你连大门都没有资格敲,即使进去后,研究生也是起点高、跑得快,这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5、第一个方面的原因:大环境影响。比如,你在地市级以下的公务事业体系里,在央企国企的基层单位,本科生就足够用了,拼人情世故和情商,本科生能弯腰低头,反而发展比研究生混得好。研究生在中低层职场里,往往心高气傲,保持清高,反而混得不好。但是,到了省部以上职场,央企总部,高层次的科研院所里,你身边都是硕士和博士,你一个本科生即使招聘进去,也容易受到歧视,除非你有强大的背景,否则,很容易沦为打杂的助理角色。比如,在高层次的科研院所、大学高校里,本科生只是担任助理角色。就是这个道理。

16、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智商和理论功底的影响。人的智商是有差距的,千万别灌鸡汤文。人家考上清华的博士,大概率是比考上三本的人智商高,至少证明学习能力比你强吧。在中低层次职场,一般的事务工作,考上本科的智商基本够用,智商的影响就比较少,但是到了中高层次呢?智商和理论功底就显示出差异了。

17、我作为资深HR,其实,我心里也是不接受“唯学历、唯文凭”这种论调的,但是长期的实践证明,高学历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专业性比较强的单位和岗位,比如科研、设计、教育、金融等高知群体聚集的领域。研究生,至少代表你学的专业知识多,理论功底扎实,在中低层的时候,你与本科生PK,感觉不到优势,但是,到了中高层次的研究领域,就需要智商和理论功底了,具有硕士和博士的科班功底的人,就是比本科功底的人强。这是一种客观规律,比如,你在攻克一道难题时,在较低层次时,你们的智商都够用,差距不明显。但是到了中高难度层次时,智商和理论功底就发挥出作用了,博士一下子就想透了,就突破了天花板,本科生由于智商和理论功底的问题,就是无法突破天花板。举个简单例子,有人学英语,几年就是呱呱叫,有人学英语,一辈子都学不好。这就是本质差别,你看科研院所搞出成果的人,大多数都是名校的博士硕士,本科生进去就是一个助手,这就是一个基本现实,我们不要说气话或说鸡汤语,什么事在人为?你的理论功底不够,天花板就是低,你再努力也比不过智商比你高一大截子的人。

三、考研究竟有多累

1、考研二战让我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应激反应。

2、因为是二战,在家里全身心备考的那一年没有一点收入,吃住等一切花销全靠父母,说得难听点,跟一只啃老的米虫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3、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我是一只勤奋的、想要变成蝴蝶的米虫,但因为一战失败也没有工作就天天窝在家里面看书学习同时又是一只心里格外敏感的米虫,因为家里面亲戚比较多,时常会聚在一起吃饭,我总是找理由推脱不去,不想见那么多人。

4、终于还是在端午节那天被一个姑姑在饭桌上点着名字很大声的问,你现在在干嘛呢?还没有找工作吗?

5、我头都快埋到桌子底下去了,但也知道装作没听到实在不礼貌,就小声的回答说还没有,在家里面复习准备考研。

6、她又开口说,你干嘛非要考研究生呢?早点工作不好吗?

7、当时我已经懵了,脑子也转不动,下意识回了一句我还是想读书。

8、这个姑姑更来劲,立马接道,你不会是找不到工作才在在家里面复习的吧?一直让你爸妈养着你真的好吗?你也快点找个工作挣钱,然后找个男朋友结婚,老大不小了,还天天想着读书呢!(大概意思是这样,具体实在记不清了)

9、我完全愣了,自认为跟这个姑姑关系还算亲密,平常有来往的,我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这么针对我,我有点茫然看向我父母,他们肯定听见了,我想他们多少也该说两句话给我解围,但是他们目光炯炯的看着我,没有出声。

10、瞬间我好像明白了什么,难道说父母也不支持我考研的?也认为我就不应该吃喝在家只顾自己复习的?他们不好意思问出来,所以就由这个姑姑问我,想委婉提醒我不要再傻乎乎的坚持考研了是吗?

11、我不敢再往下想,只觉得头发晕,勉强挤出来一句我知道了姑姑,然后就低头假装吃饭,但是反胃的感觉一直上涌,感觉周围的气氛诡异的要命,终于忍不住站起来离开了。

12、一路上我不知道怎么回到家的,感觉唯一的想法就是离别人远远的,回家哭了一晚上,发誓一定要考上,第二天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出去租房子住,父母大概没想到我反应会这么大,一直在劝我不要住在外面,当时是一句都听不进去,铁了心不想在家待着,出去住反而清净,反正备考的半年我再也没有出去跟亲戚吃过什么饭。

13、从此听说那个姑姑从外地回来要在一起吃饭我就从心底生出一种反感情绪,不管父母怎么威逼利诱我都不会去。

14、考研最累的不是一天到晚学上十几个小时,也不是夏天没有空调气温闷热的时候还要忍耐蚊子的叮咬,冬天在桌子前坐一会儿双腿双脚就冰凉,这些累吗?对一个一心想考研的人来说一点都不算什么,最累的就是跟那些一点都不理解的人交流。

15、但你说其他的不累吗?也不是的。

16、复习的时候不仅心累,脑子也累,身体也累。

17、但所幸,我最终没有辜负这一年所受的苦难,终于考上了心仪的研究生。

18、就算过程很辛苦,但是结果还是值得为之坚持,并不是单纯来倒苦水的,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想给正在备战考研的同学和有这个打算的同学一些信心,考研很苦很累,但是把这一段时光坚持下来,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你都会感谢自己曾经坚持的那段时光,自己备考过程中一点经验分享给同学们,希望能帮助大家好好备考。

19、备考时间充裕的话还是要从单词开始背起,我备考的时候就拿着红宝书每天把单词过一遍,背的时候不会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拼着背,这样背一天也背不完大纲词汇,过的时候只要记住大概意思,保证看到能想起来意思就够了,扩充词汇量主要还是为了后面的阅读做准备。

20、阅读肯定是要做真题的,近二十年的考研真题我都做了不下三遍,记得一战的时候做到10年、11年的阅读,难度太大,错的很惨,自己对完答案还偷偷哭了好久,二战再准备多少就好很多了,明白最后的成绩和偶尔一次练习错多一点没有必然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不足的地方复习到位,做完真题吼对仍然不明白的地方看解析或者跟着唐迟老师的视频课来分析解决。

21、小三门主要看的是刘晓艳老师,作文用的还是上一年新东方出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又搜了最新真题作文题目和范文来准备,在这里要提醒同学们一下,英文书法不好看的一定要多少练练,不管是专门找个字帖来练还是写大小作文的时候,先把字写规矩不丢卷面分再说。

22、一战的时候也可以说政治考的并不是很好,比国家线就高了一分,这一次在准备的时候就不敢再小看政治了,不说考到八九十分那么逆天,但至少也得向着70+冲了。

23、正儿八经复习政治大概在八月份,先跟着原静政治蓝宝课把基础知识学好,后面不管是做题还是背冲刺卷都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的备考压力,对像我一样不擅长背东西的同学来说,这个课绝对是必备的,帮助记忆效果最突出,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知识点就形成框架记在脑子里了,学完之后主要知识点就能记住大半,到了10月份开始具体背诵理论知识点的时候很快就能记住了。

24、之后肖1000题刷了三遍,错题整了一个本子,睡前就拿出来过一遍,这套题绝对是必做的,别嫌有些知识点考的细,基础打好了到冲刺的时候才能跑得更快,之后就是肖八肖四的主场了,另外我还背了一个徐涛老师的考前预测20题,写大题的时候有些地方还是用得上的,二战政治运气也算是不错,真考了70+。

25、这是我花时间最多的科目,感觉也是最不好复习的,不考数学让复习难度下降了三分之一,但我每天仍然把最多的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准备上,也多亏我两门专业课考得好,最后复试才算是有些优势超了好几个人。

26、专业课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总结,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和每一本参考书的内容都要总结出来,梳理好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样学的时候才能越学越清楚,只有多次总结和梳理,学过的内容才不会在脑子里面乱成一锅浆糊。

27、专业课在暑假前至少要看过一遍,暑假就是精读参考书然后做好笔记,保证自己理解和吃透相关的知识点,然后以真题为中心,不断强化对知识点的运用,我备考的专业课涉及到很多的名词解释,我就趁着七八两个月时间全部都总结到一个本子上,后面天天都要拿出来过一遍,就算写不出来和笔记本上一模一样的原话,那也是可以做到准确解释的。

28、后面最重的复习任务就是背诵了,如果是理工科专业要有大量计算的话还是自己动手算一遍,不要太依赖计算器,最后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答案无可厚非,但是自己备考中每一次计算都由计算器来完成,很影响自己的计算水平。

29、备考经验再怎么说还都是那一套,无非就是打基础、巩固强化、冲刺提高,但我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不下去的时候能多想一想自己坐在这里备考的理由,或者想一想那些让自己意难平的经历,督促自己学习下去,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考研有多累、自己有多辛苦,所有人都是累的,你绝对不是最辛苦的那一个,加油吧!

关于考研是怎么样的,考研究竟有多累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 » 考研是怎么样的,考研究竟有多累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