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去看看吧,或许张相有大事想找你,&rdo;顾如玖见他这样,笑着捏了捏他的耳朵,&ldo;你先过去看看,我让御膳房准备了你喜欢吃的菜。
&rdo;&ldo;那好吧,&rdo;被捏了一下耳朵,晋鞅乖乖的站起身,带着几个太监出了紫宸殿,顾如玖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口以后,才低头去翻面前这一箱书。
这些书上,有些是她几岁时用过的,有些是她十多岁过后看过的,每一本都带着她的记忆。
翻开一本游记,她记得这本书是大哥与大嫂成亲不久后给她买的,那时候她才七八岁的年龄,因为笔力不稳,所以写的字软趴趴的没有风骨,大哥看到后,还帮她做了不少的批注。
现在七八年时间过去,大嫂不在了,留下大哥一个人,她心里既担心大哥,又说不出让大哥再娶的话。
&ldo;娘娘,您怎么了&rdo;秋罗见她神情不太对劲,忙担心的问道,&ldo;可是暑气太重,你身子不舒服?&rdo;&ldo;没事,&rdo;合上手里的书,顾如玖摇了摇头,&ldo;二嫂有了身孕,你去看看库房里,有什么适合孕妇的,就装起来,替我送到国公府去。
&rdo;&ldo;奴婢这就去找找,&rdo;秋罗福了福身,带着两个女官去准备贺礼。
顾如玖看了眼屋里其他的人,摆了摆手:&ldo;你们都退下吧。
&rdo;&ldo;是。
&rdo;宫侍们见皇后娘娘的神情明显不好,便都很识趣的躬身退了下去。
等这些人都退下去后,顾如玖一撩裙摆坐到了地上,然后继续翻阅起这些书来。
她翻了一会,才忽然想起晋鞅可能快要回来了,便收起被自己放在地上的书,小心翼翼的盖上书箱盖子。
张仲瀚见到晋鞅身影出现时,在心底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后朝晋鞅拱手道:&ldo;臣见过皇上。
&rdo;&ldo;今天日头这么烈,长相此时见朕,可是有什么要事?&rdo;晋鞅在御案前坐下,因为刚从外面进来,他脸上还带着一层细汗。
&ldo;陛下,司马鸿病危,只怕撑不了多久了。
&rdo;张仲瀚叹口气道,&ldo;臣担心司马一系的官员犯下错事,所以特来禀报。
&rdo;晋鞅闻言面色微黯,半晌才道:&ldo;何明,传太医院的院判去给司马鸿诊脉,另外带上贡药一并给司马鸿送去。
&rdo;不管司马鸿现在有多少私心,至少这个老人经历过三朝皇帝,也曾为大丰立下汗马功劳。
瑕不掩瑜,作为帝王,得知他病危后,心里并没有松一口气,而是感慨。
传闻司马鸿年不过十八便高中状元,引得京城无数女子倾心,后来更是振兴司马一族,让本就辉煌的司马一族变得更加荣耀。
只可惜如今英雄迟暮,当年惊才绝艳的状元郎,也不过是在病重挣扎的老人。
见皇上这样,张仲瀚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皇上对司马鸿尚有几分怜悯之心,像他这种忠于皇上的人,自然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为人臣者,一怕帝王多情,二怕帝王无情。
多情帝王江山不稳,无情帝王草菅人命,不管哪一种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当今这样,刚刚好。
&ldo;朕听闻李家近来门庭若市,&rdo;晋鞅喝了一口茶,不疾不徐道,&ldo;张相可曾听闻此事?&rdo;&ldo;臣确实……有所耳闻,&rdo;张仲瀚后背莫名升起一股寒意,&ldo;原本投奔司马家的一些官员,在司马鸿致仕后便惶恐不安,一部分人便打算转投顾家与李家,只是顾国公常常闭门谢客,所以这些人都投到了李家门下。
&rdo;&ldo;朕的臣子,倒是要投到李家门下才能立足,&rdo;晋鞅嗤笑一声,&ldo;可见朕这个皇帝,尚不如他们心中的李家。
&rdo;&ldo;陛下。
&rdo;张仲瀚全身的冷汗嗖嗖直冒,忙道,&ldo;那些不过是些无知庸官,请您不要因此而动怒。
&rdo;&ldo;朕自然不会因为这些人动怒,&rdo;晋鞅扯了扯嘴角,然后道,&ldo;张相今日来,可还有其他的事?&rdo;&ldo;这……&rdo;张仲瀚犹豫片刻,小声道,&ldo;皇后进宫五月有余,尚无喜信传出,朝中已有人非议。
&rdo;&ldo;非议什么?&rdo;晋鞅皱眉,露出不高兴的神情。
张仲瀚见状,内心十分无奈,他就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别人或许还看不清事实真相,但是他却觉得,皇上对皇后只怕是有真情的,不然也不会为皇后做到这一步。
至于那些所谓做戏的说法,张仲瀚完全没当一回事,谁会为自己不喜欢的女人把戏做到这一步?就算是普通男人也做不到,更何况眼前这位是堂堂的帝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