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哥李昙的帮助下,元管家得以平反,弘景不再是罪人之子。
她去过丰庆楼两次,弘景却都不在,听江姐姐说,他正在一心准备科考,所以不再做丰庆楼的账房。
络秀隐隐感觉到,经过这番,弘景似乎是在避着她,她与弘景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裂痕,也许只有时间才能慢慢修复。
爹爹得了吴王的赏赐,在城南有了一座宅院,安度晚年,络秀去探望过他几次,如今爹爹同自己讲话分外客气,父女俩宛如外人,倒是生分了起来。
千嶂门并没有名存实亡,爹爹把吴王赏赐的一半金条都交给了赵铸,让他撑起镖门。
小包公临回陇西前告诉络秀,只要还有人让千嶂门送镖,他便愿意送货,他入镖门晚,没看见镖门曾经的风光,只希望能在他的手里,再现千嶂门的繁荣。
日子一天天过去,络秀每日看着婢女为她套上华丽的衣裙,渐渐习惯了下人的伺候。
她坚持住在了母妃的屋子里,那柜子里的锦绣只比过去还要耀人,李昙恨不得将整个京都的名贵罗娟都塞进这间屋子。
吴王时常想方设法与络秀搭话,他前几日将母妃的嫁妆全部交给了她,又为她添置了许多珠翠。
而不知哪次三人用膳的时候,络秀看着吴王关心地为她夹菜的模样,轻轻唤了他一声父王。
两个月一晃而过。
这日清晨,络秀在府中一人漫无目的地走着,无意间走到了荒弃的靶场,皮制的箭靶已经裂开,霉迹斑斑,场内杂草丛生,络秀仿佛听见母妃曾在这里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听她高谈战场上的见闻。
“钩形阵攻击性极强,但我发觉其短板在于……”
络秀踏过杂草发出的声响打断了她耳中的声音,靶场上空无一人。
络秀从袖中掏出了小弩,这小弩一向是她的宝贝,可她如今穿着宽袍长袖,腰间配饰香袋尚可,却无法挂得了小弩,只能将小弩藏在袖子里,可走起路来还是不便。
络秀拿出小弩,对准了皮靶子,却发现水色的长袖盖住了弩臂,她又用左手将袖子挽了挽,可弩机还是被袖子盖住了,她索性将袖子都撸了上去,弩机和弩臂都露了出来,可看着那皮靶子上的蜘蛛网,却还是觉得哪里不对,曾经练箭时她可做到一碗水放在胳膊上,一箭射出,而水未洒半滴。
可如今套上这层层锦绣,她却觉得若是胳膊上放一碗水,怕是箭一射出,碗就要落地。
她猛地意识到,似是有一把精致的枷锁不知从何时一点点附着在自己的身上,让她从此再也射不出那连珠箭了。
络秀干脆将小弩又藏回了衣袖里,她回屋子里换上了骑装,大步走出了王府,直奔向了城外的骠骑营帐。
第三十九章
当晚,李绪来了兴致,一家三口坐在吴王府角楼的高亭里用晚膳。
桌上满满当当放了各色菜肴,光肉菜就有螃蟹酿橙、炙羊肉、润兔、南炒鳝、煨牡蛎,还有数碟蔬菜瓜果和主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