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后来呢?”
络秀和元镇追问道。
孙婆婆眼里闪了泪花,她忍住呜咽,说道:“第二日吴王发现孩子和王妃都不见了,便疯了似的派人去寻找王妃。
可京都之大,又岂是一时可以找到的呢?吴王不知用了什么办法,让京都城中乐声大作,云锣,唢呐,古琴,竹笛所有的乐器都演奏了起来,最终,吴王在城南找到了王妃,她自缢在了单雄信墓的枣树上。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日是霜降。”
络秀听到这里,眼泪盈满了眼眶,元镇这时候问道:“那家父呢,元管家后来怎么样了?”
孙婆婆摇了摇头,说道“王爷悲痛欲绝,又派人去寻孩子的下落,等他们找到元管家的时候,他已经服毒自杀了。
王府给他按了个盗窃之罪,说他畏罪自杀,这真是无稽之谈。
我猜测元管家这般正直之人,定是内心难以忍受这样的煎熬,也怕万一王爷逼他交出孩子的下落,愧对王妃,才会有此之举的。”
络秀看了身边的元镇一眼,见他眼角带泪,原来,弘景的父亲竟是因她而死,一时心中愧疚,不敢再看他。
“这之后,王府为了顾及颜面,对外只说王妃难产而死,与此事有牵连的下人要么驱逐,要么流放。
我当时因着是皇后安排在王妃身边的,故只是被驱逐出了王府,我一向手巧,从此便靠着做些缝补的手艺勉强度日,如今这家旧衣铺便是老身所有的家当了。”
孙婆婆说完,剪了灯火,静静地看着火烛荧煌。
时过境迁,这十六年前的风雨早消逝在京都的喧闹繁华里,又有几人会记得呢?
第三十七章
络秀和元镇告别了孙婆婆,走在热闹的桑家瓦子里,京都夏夜的南风带着河水的潮气,直直地向两人扑来。
元镇低下了头。
他想起孙婆婆的话,这么多年过去,他终于得知了当年真相,证明了心中一直以来的坚守,父亲果真是一个刚直之人,他没有偷盗金条,更没有畏罪自杀。
可是,当期盼已久的实情终于落下了最后一层细纱的时候,他的心中竟没有喜悦,却被酸楚一点点填满,原来真相的味道,如此酸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