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没错,但随着暑袜畅销各地,原材料尤墩布需要大量的细棉纺织,这使得松江府的棉花需求量增大,各处棉庄棉花短缺,势必会造成影响。
苏临静再次去了一遍田里,周合与吴平无奈,只得跟着一起去了。
心里却都暗骂自己的东家是个定头货①,不听劝。
田埂上转了一圈,望着忙忙碌碌的庄稼汉们,苏临静一筹莫展,表情比旁边农户篱笆上的苦瓜还苦。
就在一行人灰溜溜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路边一个卷着裤腿翻地的老农引起了苏临静的注意,在那片一水儿种着绿油油蒜苗的土地旁边,独独他那块地方在修整。
“老人家,你这是打算种什么呀?”
苏临静好奇。
“栽几棵茄瓜。”
老农低头专心侍弄着脚下的土地。
苏临静看了看旁边堆放着上一茬种的豆角藤苗,有点怪可惜的,便问:“你怎么没像他们一样种蒜苗呢?”
老农停下手里的活,直了直腰:“蒜苗我前一茬种过哩,春茬才换了豆角。”
苏临静来了好奇,“种过便不能种了吗?”
“当然哩。”
老农笑笑,低头一边把土捣松,一边解释:“大蒜最忌连作,对这土不好,对收成也不好。”
“哦。”
苏临静似懂非懂。
告别了老农,坐上马车一路颠簸返回松江府,在摇晃的马车里,苏临静的脑袋瓜子却一直还在转个不停。
棉花,稻谷,大蒜,茄瓜,豆角……
这些东西一直在她的脑海里来来去去,不停地冒出来。
“原来如此!”
苏临静恍然大悟。
她想起在大学生时候和江远宁一起去参加的种植实践课夏令营,带队的老师给他们讲解过现代农作物的轮作规律,为了保障土地的养分平衡,减少虫害,增加作物产量,有经验的农民都会采用轮作种植的方法。
这一趟真是茅塞顿开,回去之后,苏临静便做出了一个创新大胆的尝试——稻棉轮种!
先是小范围实行,轮作一年查看收成效果,若是理想,便将苏家的所有田地、棉庄,按照这个模式搭配轮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