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承绪的双目还惊愕的睁着,血珠已顺着伤口渗出,迅速滑落。
观亭月眼角蓦地一压,猝然转身,银亮的长鞭抡成满月,像湖面大片的涟漪,波澜荡漾“叮叮当当”
便弹开了四面射来的无数箭矢暗器。
就在这时,周围的高墙、房舍之上接连冒出举着火把的官兵,把他二人围在其间,瓮中捉鳖似的挡住了一切生路。
她戒备地仰望左右,而高阳承绪的眼睛却只死死地盯着北面城墙上的一个人。
“大奕遗孤就在此处。”
身着甲胄的武将面不改色地拎着尚未出鞘的剑,剑尖直指着他的头颅,“想不到,这反贼还有别的帮手。”
卓芦冷声道:“给我一并拿下!”
第101章以后,她就是你的姐姐了。
……
高阳承绪第一次接触卓芦时是在去永宁城之前,他大概认出了卫老太监,进而猜到了自己的身份。
那会儿他依旧是城门卫的统领,在入城盘查时盯着他俩看了很久,久到高阳承绪险些以为对方要下令截人了。
但最后卓芦却并未多言,照常放他们通行。
而此后没几日,他不知是寻得何等门路,居然亲自找了上来,泪眼婆娑地对他三跪九叩,大倒苦水,坦言跟在郑重实身边的种种艰难与不如意,字里行间都是对故国的思念。
高阳承绪当然不会以为此人是真的对大奕忠心耿耿,可重回京城的这些天,他着实探听到,向郑重实投诚的老官员们在新王朝下混得并不怎么称心。
再有卓芦的一番言语,便觉得,大奕旧臣的这种心态未必不能为自己所用。
既然郑氏江山不是铁板一块,那么他不妨从中逐个击破。
对于卓芦的试探和观亭月的时间同样久,至今已有三年之长,所以他才敢信心十足地放下戒备。
假如他当真心怀不轨,为何一定要蛰伏这么久?
直接把自己抓去给郑重实邀功,不好吗?
为什么……
观亭月手腕一卷,银鞭被收入袖下,她整个人背对着高阳承绪,侧脸只露出一点轮廓。
“原来是城门卫替你遮掩耳目,难怪能在京城里凭空消失,连李邺都束手无策。”
身后的少年无动于衷地立在那儿,褪去了血色的面颊无端有几分苍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