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危言耸听啊小和尚,你连信中内容怕是都不知……”
吴嬷嬷紧逼不舍。
“求救信是小僧所发,皆因小僧被困,请向夫人救我。
困我者何人?公主可知曾经的伏家案,伏家九族上下千余人伏诛,可却放走了一个人……”
“住口!”
吴嬷嬷尖声制止他,“胡言乱语,公主,要是皇上知道有人在公主府议论伏家案,怕是要迁怒我们!”
“无妨,说下去。”
和尚知道自己猜对了:“在有人的帮助下伏家逃走了一个小男孩,同时与伏家有些相识或者利益相关的人默默地组织了起来,他们愤恨皇上的所作所为,意图报仇甚至意图篡权。
他们找回了这个小男孩,培养他,让他不断接近皇族,甚至成为了驸马。”
“什么?!”
“闭嘴!
你们到底是谁?!”
吴嬷嬷要冲上去,被几个小太监按在了原地,吴嬷嬷也算是高手,却被几个小太监按住不得动弹,可见这几人都不是等闲之辈。
和尚咽了咽口水,成败就赌此一刻,“皇太后、皇后多年前相继染怪病离世,开国功臣伏将军全家被诛,所有的文献中再不许出现他们的名字,公主可曾想过这时间太过巧合?皇上对公主的疼爱全国皆知,可公主可否想过这是疼爱还是……愧疚?”
“大胆!”
公主脸上失了血色,她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来,“你们到底是何人?”
“皇太后与皇后爱恤民命、忠厚仁恕,他们留下了一些人,默默保护着公主的安危,以防公主被奸人所害。”
和尚转身示意向逆光拿出自己得到的手记和夜明珠,“此为信物,刚才的密道和密室也是皇后曾经留下来的。”
反正密室也被烧成了渣,烧成渣的密室比完整的密室更好用。
夜明珠在荷塘里发出莹莹光亮,如同池中也升起了一轮月亮。
吴嬷嬷瞪大了眼睛,喃喃说道:“玄女珠……它不是跟皇后下葬了。”
原来这珠子叫做玄女珠,向逆光举起珠子,说道:“对,就是它,不装了我们摊牌了,我们就是皇后的人!”
“那你为何扮成村妇嫁给书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