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值得一提的是,玄铁骑的统领李玉泽和这位方大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
两人成年之后,一个进了工部,一个进了兵部,才年纪轻轻就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惹得朝野上不少人眼红心热。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子澜提前回京了。”
李玉泽眼睛盯着远处青山的虚影,里面带着点点笑意。
他的瞳仁天生就比别人的要黑,黑色擅长掩盖一切,能够很好地帮助他遮盖一切情绪。
而此时,那双黑得纯粹的眼珠却不能发挥它一贯的功能——李玉泽的心情显而易见地好,即使努力想要压下唇角的笑意,快意也从眼睛里流露出来。
他把长长的缰绳握在手心里,胯下的马依旧在温温吞吞地走,一如他的心情一样平和。
终于平定了北方的祸乱,即将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故土,与亲人团聚……阔别几年的友人也在治水方面做出了不小的功绩,年少时候一起许下的诺言,如今都在一一实现着,李玉泽心里怎么能不激动?
“不过话说,我还没想好怎么向陛下交差呢……”
杨述瞥见李玉泽身旁的一方空缺,偷偷瞟了瞟身后军队中那一方显眼的马车,又开始愁眉苦脸。
按理来说,军队中本不该存在马车这种东西。
都是行军打仗的人,说绝对点,脑袋甚至都是拴在裤腰带上过活的。
普通的士兵自然是靠脚行军,地位高一些的,则可以骑马前行,很少会有将领坐在马车里前进。
一是朔北地形崎岖,马车根本不好走。
二是身为一军之首,本来就该做一方表率。
骑马还可以说是省点力气,若是平常还要坐马车出行,简直就是不像话了。
不过此时,坐在那马车里的人,身份可以说特殊,也可以说并不特殊。
论不特殊而言,其实车里这人和杨述一样,只是李玉泽的副将。
若是真要按地位来,这坐马车怎么也轮不到他。
江极这人本来是大理寺卿,正儿八经的文官。
此次被派来朔北,可以说是个极其荒唐的旨意,却是皇帝亲自下令的。
这件事别说杨述了,就连李玉泽也弄不清楚皇帝陛下究竟在想些什么。
可是看江极出征之后,三番五次发到朔北的急报密信,李玉泽又觉得当时让江极北征的旨意,恐怕是江极本人的意愿要远远大过皇帝陛下本人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