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王心怡在广东古城学习做菜时,苏云龙经常让王心怡去珠三角一带餐饮同行那里考察学习。
她在考察学习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以后自己如果有机,一定要整合温城民间的小吃,把温城的美食文化发扬光大。
现在王心怡既然已经回温城从事餐饮业,何不把当初计划进行实施。
就是通过挖掘温城餐饮文化为特色,开创温城小吃餐饮新模式。
将这种传统小吃的元素植入到王保国的酒店里。
与王保国酒店的温城菜相辅相成,一定能在温城餐饮界里打出一片天地。
王心怡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王晨宇,并得到了他的认可。
但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想法有了,就差资金了。
王心怡想来想去,硬着头皮还是向自己的好闺蜜陈欣婷开口借200万。
陈欣婷自己没有,就向父亲要了200万借给了王心怡。
王心怡非常感动,发誓有一天自己东山再起了,一定要好好报答陈欣婷这位好姐妹。
王心怡先将亚洲城金丰大酒店改名为美食汇。
花100多万让装修公司局部重新装修一下,尽量让小吃区域的装修布置与过去金丰大酒店装修的风格协调。
经营方式则为大厅明档,厨师现做,汇聚温城各地传统小吃,可一站式遍览,目标打造成对温城本地人和外地客人来说省时省力了解品尝温城小吃的打卡点。
接下来,美食汇装修由王晨宇负责盯着。
王心怡自己则跑遍温城各个角落,寻找温城的美食小吃。
遇上好吃的小吃,便和摊主耐心沟通,承诺一天预订多少量的食品。
但有个条件,小吃店必须派出一名师傅到美食汇现场做美食。
这是个双赢的方案。
美食的手艺人省去了场地的费用,营业额还能得到保证。
王心怡这边节省了人工,能在短时间将美食汇的温城小吃开起来。
由于条件吸引,美食汇很快就汇聚了温城大大小小的美食。
在开业前夕,王心怡将最后一百万全用在了广告上,在温城电视台黄金时间投了3个月的广告,全天不间断播放。
在温城晚报和温城日报的第一面做了一个版面的广告,也在公交车上和马路的路牌上做了广告。
一下子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美食汇的广告。
一夜之间美食汇在温城可谓是家喻户晓。
旅行社也打电话过来,寻求合作,希望让外地的朋友第一站,来美食汇就能吃到温城的美食。
开业那天门口停满车,旅游大巴过来,没位置停,只能在路边下了客人,马上开走。
大厅内客人扎堆,生意非常火爆。
当天温城电视台新闻频道以温城美食为主题,对美食汇做了全方位的报道。
亚洲城美食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这种成功的模式就逐步复制到王保国旗下的所有酒店,王保国酒店都统一改名为美食汇。
一时间,温城大街小巷一下子冒出了很多美食汇,品牌效应立马体现出来。
每家门店,生意都非常火爆。
在王心怡的精心策划下美食汇确定了其在温城小吃界老大的地位。
喜欢商海前行请大家收藏:()商海前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