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念对苏胥问答中,嬴政也看出了李念的态度,李念很不待见儒家!
‘李念这般和苏胥问答,也是在向寡人展现一件事,他不待见儒家。
应是后来历史上,儒家做过什么,才招他如此。
’
嬴政很好奇儒家在后来的历史上究竟做了什么,能让李念这般不待见,如非正在上朝,都想立刻将李念招来问问。
继续往下看,等看到苏胥问李念“公子以为何以治天下?”
,嬴政又生出好奇,他也想知道李念会如何回答,是以法家治国,还是以道家,乃至墨家治国?
嬴政认为李念那一定有某种思想学说治国,否则后世之国是如何治理?如何管束治下百姓?
然而,李念的回答是不认为诸子百家能治国。
嬴政再次眉头一挑,好家伙,这小子竟是这般想的,觉得诸子百家中没有一派能治国,一家都看不上。
岂不是说他大秦以法家治国,在这小子眼里也有问题?
也许……
还真有问题!
嬴政想到李念给他说过,后世之人认为大秦必灭,大秦灭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的结果,赵高、胡亥的作为只是加速了灭亡的过程。
这个“多方面因素”
中有没有法家的原因?
如果有法家,又会是什么?
从孝公开始,大秦一直重用法家,才得以有今日,至今也未发生过什么问题,咋会有法家的原因?
要是法家不能治理大秦,又该以何种学说治理?
嬴政按捺住立刻招来李念的念头,李念肯定知道答案,但他更想先自己琢磨思考,若事事听人,容易受蒙蔽。
做人当有自己的思考和辨别能力,做君王更要如此,若失去了自我思考和辨别能力,那君王离受他人摆布也不远了。
将竹简收好,嬴政继续听大臣汇奏。
他方才的动作落入李斯、赵高等人眼中,越发让人疑惑:竹简上记载了什么,让大王如此看重?
两人哪知李念的消息在嬴政这属于最高级别,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禀告。
朝会结束,李斯、赵高将去往各自办公的场所,赵高却有意无意和李斯走到了一处。
见赵高走近,李斯微微眯了下眼睛,并未表现出其他情绪。
赵高低声道:“廷尉可知朝会时大王所阅那份竹简从何而来?”
李斯淡淡看了赵高一眼,道:“中车府令都不知,李某又怎知?大王若想告知我等,我等自会知晓,大王不想告知,我等还是不知为妙,中车府令以为呢?”
赵高浅浅一笑,向李斯行礼致谢:“廷尉说的是,高必将廷尉之言铭记于心!”
李斯再看了眼赵高,拂袖离去,看着李斯的背影,赵高脸上的笑容消失,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会儿后,也径自离去。
很快,赵高、李斯交谈了小会儿的消息被传到嬴政耳中,嬴政暗道一句‘这两人果然有问题!
’,现在朝会后都敢私密交谈,那等他离世后还不得密谋造反?
从李念告知的后来历史中,这两人做的事和造反也没啥区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