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中北洋舰队虽腹背受敌,形势对我方非常不利,但广大官兵毫不畏缩气馁,反而“愈战愈勇,始终坚持不懈”
。
提督丁汝昌身受重伤,不下火线,裹伤后,仍坐于甲板上鼓舞士气,“激励将士,同心效命”
。
右翼总兵定远管带刘步蟾于丁汝昌负伤后,“代为督战,指挥进退”
,尤为出力。
广大士兵顽强奋战,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更为感人。
就连亲身参加海战的定远副管驾英人泰莱也承认:“众士兵均狞厉振奋,毫无恐惧之态。
当时我在巡视,看一官兵身负重伤,一同作战的同伴嘱咐其入内休养,但是受伤的官兵依旧在炮座上,我见他已受伤严重,仍然坚守”
。
超勇、扬威号虽被倭寇第一游击队击中起火,但并未停止战斗。
官兵们一面救火,一面抗击。
超勇号管带黄建勋落水后,“左一”
鱼雷艇连忙驶近相救,抛绳予以救援,黄建勋没有接,从容赴死,舰上大部分士兵也都壮烈牺牲。
面对外敌的侵略,有血性国家将士都会希望自己死得其所,希望自己的最后一点荧光有价值。
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
看试手,补天裂。
致远号官兵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尤为可钦可佩,可歌可泣。
在管带邓世昌指挥下,致远号纵横海上,与敌奋战,中弹累累,受伤欹侧。
在激烈的战斗中,炮弹垂尽。
这时,恰好与倭寇舰吉野相遇。
邓世昌见敌舰吉野有恃无恐的行驶着,船捷炮利,横行无忌,气愤地对大副陈金揆说:“倭舰主要是仗着吉野号,若是将它击沉,我军就可以集事翻盘。”
然后带领士兵企图冲击敌阵,继而发动冲角战术及鱼雷攻击,保全军之胜利。
陈金揆觉得有道理,深感振奋,而后加速向敌吉野舰猛力冲去。
倭寇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我方“致远号”
射击,“致远”
舰右侧鱼雷发射管被击中,引起大爆炸,3时30分,以右舷倾斜,最后在黄海海面上沉没。
全舰官兵除七名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在艰苦的战斗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
当时在镇远号上参加战斗的洋员美国人马吉芬记载:镇远号“十二时巨炮炮手士兵,正在瞄准之际,忽然敌舰打来一发炮弹,正击中炮手头颅,士兵的头被爆碎,头骨片飞扬,波及附近炮员,而其他炮手都毫无惊惧,立即冷静的将炮手尸体移开,另一名士兵上前补位照准,向敌舰连续射击,已为同伴报仇。
镇远号炮术长的弟弟,来舰上看望兄长,因战机紧急,没能及时离舰下船,然后兄长就让弟弟,在露炮塔上服务,其弟热心勇猛,战斗中毫无惧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