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部分
——————————————————————————————
第二天清晨,海铭子邀请郭大悟去用早餐。
幸喜他已经从海边赶回,便随其来到宴会厅。
主食是泉州有名的面线糊。
用海鲜和猪骨熬过的汤煮了极细的面线,白胡椒粉的味道十分开胃。
为配这小小一碗,桌上摆了卤大肠、醋肉、鸭肫、牡蛎、鱿鱼圈等等十多样小菜。
虽说面线糊最宜与油条同食,厨师们还是额外备下了小笼汤包、碗糕、卤面、肉粽等等一干当地名吃。
郭大悟刚练过剑经,胃口正好。
美食当面,他也不客气,狠狠吃了一回。
此间主人都是顶尖的江湖人物,知道奇人必有异处。
见他饭量极大,自然不会去笑话,只是喊后厨不停添来。
饭罢,云鹤子等人鉴赏了一下郭大悟的随身兵器“灭灵棒”
,纷纷赞叹不已。
见时候不早,几位道长各自要去做功课。
只余曹老贤陪着他将多宝观上上下下参观了一遍。
~~~
“真正值钱的宝贝都锁在地下保险库里,需得好几把钥匙才能打开。
我也只是去过两三次。”
曹老贤在摆满了各色藏品的收藏室里,神神秘秘地对郭大悟说道。
郭大悟笑道:“曹大师,您自己收罗的至宝,岂不是也全都藏在了地下室中?”
曹老贤道:“怎可同日而语?我那些玩意儿与本门几百年来的珍藏相比,简直如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寒酸。”
转过头又叹气道:“其实归根结底,所有这些东西都只是微支末节。
本派真正的精髓,尽在门口的“炼心为宝”
四个大字上!
愚兄就是舍本逐末,沉迷于小道,才荒废了自身修行。
如今悔之晚矣!
亏师父当年还说我体质通灵,天赋最高……”
见他几乎要垂下泪来,郭大悟连忙改变话题,询问道:“我听人说,江湖中的珍贵物品,相互交易时,几乎都是以物易物。
不知其间可有什么标准?”
曹老贤答道:“哪里有什么标准?但凡勘破了天人之道的修行者们,大多淡泊钱财。
若是寻常法器,偶尔还能以高价求购。
再厉害些的东西,便非金钱所能企及的了。
至于“轩辕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