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单宁从未影响到天河三号研究项目的任务,所有其他人对于单宁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太大的想法,反而在心里对单宁多了几分的佩服。
有本事的人,真的是可以走遍天下。
此时,实验室内。
单宁从市面上买了不同公司的芯片,直接实验着每一个芯片的性能,很快地,单宁就给这些芯片给排列了顺序。
排列完之后,单宁从最后一个开始研究。
而研究芯片,最重要的还是要研究它的硬件跟软件设施。
单宁在写预案的时候就已经明白所谓的芯片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到底有多么得艰难。
比如说制作芯片的重要设备。
全球前十的半导体生产商,国4家,r国5家,另外一家是华夏隔壁。
而生产半导体的材料企业出售材料的话语权也基本都在国。
即使华夏已经有一部分芯片实现了自产自销,但是大部分的芯片都依赖于进口,比例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九十。
而即使芯片的材料问题解决了,但是后面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也是十分的艰难。
芯片是纳米级别的,加工时甚至都需要在显微镜下操作。
全球超精密加工中精度最高的母机来自r国捷太科特的自由曲面金刚石加工机,性能达到了30n部件形成精度和1n级ra表面粗糙度,而华夏目前量产在用的是90n。
……所以单宁很明白,在开始前,就有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
任重道远。
所以单宁从未想过,对芯片的研究真的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完成的,而且研究出来了,从研发到量产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单宁真的在入手之前,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长期抗战的准备。
就像是她预案所说的那般,最早开始的只不过是改进天河三号所需要的单芯片。
瞬间,单宁将所有的心思抛到了脑后。
她现在需要研究的是改进芯片。
而在不考虑工艺以及材料的情况下,单宁现在能够做的就是改进芯片的程序。
此时,单宁按照顺序利用智脑一一地将面前买来的各种芯片的程序都已经转换成了编程,开始学习起来,而智脑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也会选择性的给予单宁指导。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度过,转眼就已经到了5月,天河三号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尾声,若是不出意外的话,研究项目组方面决定在今年6月的国际超算大会上让天河三号正式亮相。
在这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下,天河三号的性能已经大大的得到提升,经过试验,每秒浮点运算次数和每秒万亿(10的12次方)浮点运算的次数已经超越了国目前排名娱乐圈学神【032】在错愕之后,一行人就反应了过来。
然后啥也没说,直接就拿着单宁的这个芯片进行检测。
是驴是马,拿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但是这些人这么直接的态度也说明了一点,他们对单宁的话并没有多少的怀疑,甚至地,他们隐隐约约地还有一些希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