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即由政府对物价进行调控,对盐、铁、酒、铸钱、山泽等实行专卖,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抑制富商大贾的兼并。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底层百姓的支持,他们满心期待着王莽能够带领他们摆脱困境,过上安稳的生活。
改革诏书颁布后,长安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
一位年轻的农民兴奋地说:“这下好了,有了王田制,咱以后说不定能有自己的地种,再也不用看那些地主的脸色了。”
然而,现实却很快给了人们沉重的打击。
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他们暗中勾结地方官员,对改革阳奉阴违。
负责推行王田制的官员,很多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根本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交出来分给农民。
在执行过程中,他们随意篡改政策,导致大量农民不仅没有得到土地,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生计。
在货币改革方面,问题更加严重。
王莽先后发行了多种新货币,货币的种类繁多,换算复杂,质量也参差不齐。
在长安的集市上,一位卖布的商贩拿着新发行的货币,满脸愁容地说:“这新钱换来换去,咱老百姓根本搞不懂怎么换算。
昨天收的钱,今天去买粮食,人家说又贬值了,这生意还怎么做啊!”
不仅如此,新货币的铸造工艺粗糙,很多百姓拿到手的货币都是残次品,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一时间,市场上交易混乱,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百姓们对王莽的改革从最初的期待,逐渐转变为失望和愤怒。
尽管改革遭遇挫折,但王莽的野心却丝毫未减,他开始紧锣密鼓地为自己篡汉称帝做准备。
他指使党羽在全国各地制造祥瑞,宣称上天预示着王莽将取代汉朝,成为新的天子。
一时间,各种祥瑞纷纷涌现,“金匮策书”
“石牛文”
“铜符帛图”
等层出不穷,搞得天下人眼花缭乱。
朝中一些正直之士,如大司空彭宣、京兆尹王章等,对王莽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
他们深知王莽的狼子野心,纷纷上书弹劾王莽,揭露他的阴谋。
彭宣言辞恳切地写道:“王莽心怀不轨,以祥瑞惑众,其意图篡汉之心昭然若揭。
陛下若不早做决断,恐汉室江山危矣!”
王章也在奏疏中痛斥王莽的罪行:“王莽假仁假义,蒙蔽圣听,实则为一己之私,妄图颠覆汉室,此等逆贼,不可不除!”
然而,此时的王莽已经权倾朝野,这些反对的声音很快就被他无情地压制下去。
王莽暗中指使亲信罗织罪名,污蔑彭宣结党营私,彭宣被迫辞职。
对于王章,王莽更是毫不留情,他将王章下狱,严刑拷打,最终王章含冤而死。
朝中大臣们见此情景,人人自危,再无人敢轻易反对王莽。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王莽的每一步都走得极为果断。
他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压异己,扶持亲信,将整个朝堂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
那些曾经对他寄予厚望的人,看到他如今的所作所为,也只能暗自叹息。
一位曾经与王莽交好的官员,在深夜里独自饮酒,他望着窗外的明月,喃喃自语道:“当初只道他是个心怀天下的贤能之士,没想到如今却被权力蒙蔽了双眼,变得如此可怕。”
在清除了朝中的反对势力后,王莽的称帝之路变得更加顺畅。
公元8年,王莽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来到太皇太后王政君面前,逼迫她交出传国玉玺。
王政君虽然是王莽的姑母,但此时也对王莽的行为感到无比愤怒和痛心。
她看着眼前这个曾经谦恭有礼的侄子,如今却变得如此野心勃勃,心中五味杂陈。
她将玉玺狠狠地摔在地上,愤怒地骂道:“汝乃逆臣贼子,行此悖逆不道之举,怎对得起汉室列祖列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