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文科举来说,武举对文彩的要求不高,只需检验考生在战略方面是否合乎情理,而非莽撞猛进。
另外,唐琛更下令凡是试卷评分高于均值者,皆需上交给他亲自审阅,以防有贿络考官的弊端发生。
乾元宫,御书房。
唐珷把两条长腿翘得老高,坐姿散漫,看一张卷子就打一次哈欠,像极了集市上流里流气的痞子。
然而,他判卷的眼光却异常精准。
用不了多时,已将手边那叠卷子悉数看完。
往日里,皇兄阅卷的速度向来比他快上不少。
但今儿个唐琛却目光直直地盯着其中一张卷子,出了神。
唐珷不由地走近,“也让臣弟瞧瞧,这份考卷上头都写了些什么?竟让皇兄看得这般入迷。”
他未征得同意,便自顾自地凑上前,可这一瞧,也怔在了原地。
每份试卷原先皆有严密的封条,但此时已被唐琛撕去,毫无遮蔽的姓名栏上赫然写着考生的名字。
——正二品五军都督佥事蒋骁之子,蒋兆洲。
唐珷嘴动得比脑子快,登时说道:“啧,不是说蒋骁是个粗人,大字不识几个么?这教出来的孩子”
一顿,“都可以判个心病前朝创设的科举制度,在当世已是最为公正的竞争管道。
可即便如此,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得以站在皇帝面前的三名考生,却仍旧出自世家。
由左至右孙振华,蒋兆洲,以及钱禹辰,分别是摄政王的党羽,世袭武将的后裔,和钱太后母家的侄子。
从外貌看来,三人皆生得躯干雄伟,相好庄严,堪为国之将帅。
唐琛在召见他们以前,心里便有了底数。
因此,并未犹豫过长的时间,就将名次依序定下——孙振华为状元,蒋兆洲为探花,而钱禹辰则为榜眼,留待兵部发配职务。
不远的凤栖宫中,蒋琬琰正由著夏青帮忙梳妆。
夏青虽不善使粗活儿,但在伺候主子方面,手脚却格外的伶俐,很快便梳好了一头凌虚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