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老面色稍缓:“王爷虽非医者,却有医者仁心。”
宣和不知道原书中这位老大人最后为何愿意进京来,不过皇权面前,他确实没有选择的余地,他没有后人,却有弟子师门。
他来时便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宣和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裘老进了养心殿,宣和在偏殿同几位皇子虚与委蛇。
“裘老进京时便有人行刺,不知道是谁不愿意陛下醒。”
他说着,视线扫过众人,没看出什么端倪:“柳院使既然说裘老医术高明,几位皇兄可要好生看护。”
宣和不担心他们之中有人下手,路上派人截杀容易,到了皇宫可没那么好动手。
再说还有方公公在,他一手把控着养心殿,皇帝昏迷至今也没出什么岔子。
宣和这样笃定裘老能治,方公公自然不敢怠慢,他和宣和一样,唯一的倚仗就是陛下,须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是他这样的内侍。
新帝登基固然不会亏待他,但他做了几十年的天子近侍,阁老见了他也客客气气喊一声方公公,出宫他能做什么?方公公带着裘老给昏迷的君王行了大礼,然后看着他为陛下诊脉。
裘老大夫十六岁随师父坐堂,至今六十年,医术精湛,望闻问切往往只需的神医,宣和也要疑上一疑。
六成把握放在皇帝身上已经不算高,他却还要说上一人没治好。
二皇子把裘老看作宣和的人,原就对他没什么好脸色,听完他的话更是斥责:“荒唐,六成把握也敢用在父皇身上?”
宣和也不指望他同意,问老大的意思——老三那里不用问,哪怕单纯为了跟老二对着干他也会同意。
况且明眼人都知道如果想皇帝醒,这很可能就是唯一的机会了。
大皇子对与之这位老大夫似乎也很是信任:“本王相信裘老。”
宣和又看向另外两人,他们分别表态,老大老三同意,老五站在老二那一边。
宣和想到裘老路上遇上的两拨刺客,如果陛下昏迷确实和老五有关,再联系原书剧情中二皇子逼宫的剧情,那么这两拨人是谁派的不言而喻。
如今就看老六了,可他自从去公主府送了画,就在公主府上养病,摆明了是大公主不让他参与。
就算老六来了,和往日一样应老三的声,老二若不同意,裘老依旧不好动手。
柿子挑软的捏,宣和思忖片刻就敲定了主意,视线转向诸位太医,似笑非笑:“柳大人可是忘了当初去请裘老的原因?”
他不是老三,没有那君子的假面,说话向来不留余地:“诸位大人学艺不精,这个时候就不要指手画脚了吧,倒不如趁着裘老先生在,跟人家学学,说不定也能精进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