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让人赏了端午节礼来,黛玉和林珝还特意去了一趟荣庆堂领赐赏。
去了以后林珝还回忆了一回原著里元春都赏谁了,都是怎么赏的。
老太太是头一份,太太,老爷,姨太太次一等;宝玉,宝钗一样的赏赐;黛玉与三春又次一等。
除了他们这些人外,还有凤姐儿与李纨也得了元春赏下来的端午节礼。
看原著时,林珝想着元春不给宁国府也没毛病,到底只是亲戚。
可不给大老爷大太太那算怎么回事?
现在才知道原著中袭人与宝玉说的话是涵盖了大老爷和大太太的。
也是,元春再脑子进水了,也不可能只给亲姨妈赏赐不给亲大伯。
这会儿听着小太监念名字和赏赐,林珝发现这次的端午节礼元春也是用了心的。
宁国府那边,贾敬与赦政一人一样都得了赏赐,尤氏婆媳也另有一份赏赐。
不过尤氏的与凤姐儿李纨一样,夏金桂的则跟三春等同,而宝玉,宝钗,黛玉和林珝四个的则又是一样。
元春想将宝玉和林珝放一个等位,可她又不敢做得太明显,因此便只能带上黛玉。
可带了黛玉仍旧有些明显,最后又将宝钗也带了进来。
如此一来,仿佛她们三个会和宝玉拿同等赏赐是因为她们是客居的亲戚姑娘,而夏金桂和三春得的最少,则是自家姐妹本家媳妇。
夏金桂看了一眼赏下来的宫扇和数珠儿,非常嫌弃的丢到了一旁。
还没她家常用的精致呢。
别说,林珝也有这样的想法。
和原著一样,林珝四个分别等了两柄宫扇,一串红麝香珠,一端凤尾罗,一领芙蓉簟。
元春赏赐下来的宫扇真的不咋地,还不如今年黛玉让人给她弄的龚扇好呢。
前两年罗宁给了黛玉一把龚扇,一下子就将黛玉给迷住了,那龚扇是用贡竹细丝编出的扇子,晶莹光亮,宛如纨绢,精致非常。
可惜好的龚扇师傅难寻,黛玉找了成手师傅,花了一年的时间才编出两把团扇,工艺复杂,又费工费时,别提多难得了。
这会儿姐俩手里拿的就是这种扇子。
至于宫里赏下来的宫扇是真的不好还是被比下去了这么说吧,好多上用的东西都不用官用的。
就跟皇帝喝不到真正的新茶一样。
下面的人不敢将太好的东西进上。
除此之外,就是‘供应商’和吃回扣的问题。
管事的人回扣吃的越多,供应商们或者说皇商们为了降低成本,采买的东西也就越差了。
久而久之,除了一些不能克扣薄待的几个人,其他人用的东西自是越来越不如外面的了。
~
红麝香珠是以麝香为主要材料又加了些其他药材做成的红色珠子穿成的手串。
虽说麝香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之功效,但其也有其他用途。
比如说夏天在身上戴上这么一串,可以小范围内的驱除蚊虫。
古代蚊虫蛇蚁比现代多得多,这东西绝对是超级实用的物件了。
不过黛玉早就让人给她和林珝准备了更好的了。
那些小红珠子被缠成了花,固定在绣鞋上,又精致又好看,行动间还能驱除蚊虫。
除此之外黛玉还让人打了几串络子系在扇柄上当坠子。
抛开这两样,她们还有一端凤尾罗,一领芙蓉簟。
一端为半匹,两端为一匹。
一端凤尾罗就是一匹凤尾花样的料子和一块编了芙蓉花的竹编凉席。
凉席没什么可说的,直接放在了榻上与原来的凉席替换着用。
而那匹凤尾罗,林珝想拿来做床帐,黛玉点头也觉得可以,不过做床帐也用不上一匹布,又让人给林珝栽了条百褶裙,一件齐腰半臂出来。
至于剩下的那一匹,黛玉让人收起来了,准备过阵子再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